复习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五上重要知识点 |
五年级(上) 第四单元 知识回顾与梳理
这个单元里,结合实际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学习的重点是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并能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的难点是解简单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http://s7/mw690/001UU2IDzy7pwwje1o216&690
首先,在孩子现在的学习范围内,他们认识的式包括不等式和等式。
像a+20<60、80-15>10这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而之前学习过的3+5=8之类的,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当一个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的时候,这个等式就是一个方程。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集合来表示二者关系:
http://s9/small/001UU2IDzy7pwwoD79S48&690
理解了方程的含义,我们就要学习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
解方程的方法,是依据等式的性质,将等式的一边通过加、减、乘或者除一个数,转化为只有未知数独立存在,而另一边计算后就是方程的解。
-
解方程和检验,都需要严格遵守书写格式。
解方程时要写“解”字,等号上下要对齐。
检验时,要写“检验”两个字,然后写“方程的左边=”将原式带入数值,计算后“=方程的右边”,最后写结论:“所以,x=( )时,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
最后,列方程解决问题。
首先要分析数量关系,写出数量关系式,然后写解,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决问题。解决后可以进行检验,没问题后作答。
这部分知识,从用字母表示数到方程,是孩子又一次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既是对四则混合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作准备,在知识衔接上具有重要作用。
回顾整理——简易方程
注意: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
3、
4、
(1)等式的性质一: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不作除数),等式仍然成立。
5、
(1)x+a=b
(2)ax=b
(3)ax+b=c
ax-b=c
(4)ax+bx=c
6、方程的检验格式:
检验:方程左边=
7、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审、找、设、列、解、验、答
(1)审:分析题意
(2)找:找等量关系式
(3)设:设未知数……一定要写上“解:设…………”
(4)列: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5)解:解方程
(6)验:自觉检验
(7)答:写出完整答语
8、常见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
(1)丹顶鹤有25只,比白鹭多9只。白鹭有多少只?
(2)小侯的体重是 2.4千克,相当于鹦鹉的3倍。鹦鹉重多少千克?
(3)一共有38只梅花鹿,比长颈鹿的3倍多2只。长颈鹿有多少只?
注意:当标准未知时,要列方程解答,便于理解。
(4)舞蹈队有女生36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
注意:当标准未知时,要列方程解答,便于理解。
(5)东北虎和白虎一共有24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东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
练习:菊花和月季花一共560盆,菊花盆数是月季花的1.8倍,菊花有多少盆?
(6)二年级人数是一年级的1.5倍,二年级比一年级多30人。一、二年级各有多少人?
注意:做题时,先找标准,当标准未知的情况下,通常用方程解答
(7)根据计算公式列方程
如:①一个长方形池塘的周长是300米。它的长是100米,宽是多少米?(用方程解答)
②一块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是27平方米,它的底是4.5米,高是多少米?(用方程解答)
易错题:
1、甲数比乙数的3倍少b,乙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