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语科普(1)—胡说胡有理(拉丁语语音)
(2012-08-04 15:41: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拉丁语科普 |
有时候会觉得所谓的“高科技”不如没有的好。比如,正因为古罗马人没有录音设备,所以我们把拉丁语读成什么样,谁也没法说三道四。每个国家的拉丁语学习者总会把自己习惯的发音方式加入其中。但没有绝对规范并不代表没有相对标准,这种标准一般有两种,一种叫做“ecclesiastical”即“教会发音”,另一种是“classical”即“传统发音”。两种发音方式差别并不算大。
“教会发音”,顾名思义,是教会使用的发音,它在教会的布道与圣歌中世代相传。而罗马天主教会位于梵蒂冈。如果有人说拉丁语已死,那么这个袖珍的城中之国可以给予他有力回击,因为事实上,拉丁语正是梵蒂冈的官方语言之一,另一种是意大利语。所以说,教会发音与意大利语语音是基本相同的。现在教堂里听到的基本就是这种发音。
“传统发音”可能应用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时期。现在的美国学者多使用这种发音。
先抛开区别,无论那种发音,其实都很简单,好像汉语拼音,每个字母或字母组合都有相对固定的发音。它不会像英语一样发音变化莫测。我们充满了内部曲折变化的拉丁语,在发音方面仁慈许多。
拉丁语当然是用拉丁字母,这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书写系统(我们熟悉的英语二十六个字母就是拉丁字母)。它们各自的发音如下(‘—’前面为字母,后面为汉语拼音,调号始终一声,且以下表音通用汉语拼音):
原音字母:A(a)-a
常用二重原音:AE(ae)—ai
其实初学时见到二重元音时,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原音,各自发音后,连读,读快,慢慢就自然习惯了。
辅音字母,其发音与英语类似,在下面的例子中大家很快就可以摸索出来,但一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C(c)有两种发音,当后面所接原音是A、O、U时读成“k”例如“caput(头)”的发音是【ka-pu-t】;当后面是E、I、时读成“ch”例如“cibus(食物)”读若【ch-i-bu-s】。
2、G(g)有两种发音,当后面所接原音是A、O、U时读成“g”例如“gutta(水滴)”的发音是【gu-ta】;当后面是E、I、时读成英语字母的“j”例如“genu(膝盖)”“agilis(敏捷的)”
3、GN(gn)这是个比较独特的发音,与意大利语中的“gn”或西班牙语里的Ñ(ñ)一样,发音类似汉语拼音的“ni”例如“magnum(大的)”读若【ma-niu-m】,“gigno(生产)”【ji-ni-o】。
4、PH(ph)的发音是“f”例如“elephantus”(大家自己猜猜是什么意思吧!)”读若【ei-lei-fan-tu-s】
5、Q(q)一般不会单独出现的,只与U(u)连接形成QU(qu)读音是“ku”,然后后面再接原音形成例如“quod(因为)”读若【ku-o-d】;“quoque(也)”读若【ku-o-ku-ei】。
6、R(r)这个音怎么发都可以,学过英语的就按英语卷一下舌头;学过西语、意语、葡语的就发单击大舌音;学法语的就发小舌音即可。
7、L(l)位于音节首时正常读“l”就好,位于音节末尾时比如读“salve(你好)”时,快要把“sa”发音完毕的瞬间,要把舌尖迅速点到两颗门牙中缝上部,这样发音就比较纯正了。当然,也可以按照英语习惯发音。另外LL(ll)与“L(l)”相同。
其他的辅音按英语习惯来读就没有问题了。最后关注下古典发音和教会发音的一个明显区别,即“ae”“oe”的读音,古典发音时按照二重原音方法正常读出即可,而教会发音在遇到这两个音的时候读“ei”即假装看不到“a”和“o”。举个例子,“Caesar(凯撒)”的古典发音与汉语的音译是基本相同的,读若【ka-ei-sa-r】,而教会发音是【ch-ei-sa-r】。
最后的最后,读拉丁文句子时要注意连读,即前一个单词以元音结尾,后一个以元音开头,那么就要拼成二重原音。若前一个以辅音结尾,后一个以元音开头要注意组成新的音节。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刚开始先一个词一个词地读吧。
下面请验收下学习成果,大声读出下面单词!
好像没有什么难度,那么我们更进一步,试着把下面的欧盟非官方盟歌的歌词读下来吧!或者,配上贝多芬《欢乐颂》的曲调试唱一下!
http://my.tv.sohu.com/u/vw/20455522
Est
et
una
pacem
Semper
fides
et
in
Cives,
opus
Stellae
aureae,
中文翻译
欧洲现已团结
并会持续团结;
我们不凡的团结
会致使世界和平。
欧洲永远的王朝
信念与正义
她人们的自由
在伟大的母国。
人民,欧洲将会茂盛,
一个伟大的任务拜访您。
金色星辰在天空
那标志将团结我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