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去Bolshie Koty发个呆吧——贝加尔湖畔(4)

标签:
贝加尔湖利斯特维扬卡知味人生贝加尔小径bolshiekoty |
分类: 我的挚爱-行走光影 |
接近贝加尔湖深邃的灵魂,是从Bolshie Koty,中文叫做大猫村的地方开始的。
铺陈到天边的幽蓝,远山起伏的深蓝,再与天的蔚蓝镶在一处。
思绪渐渐失去分岔,直往到底,一如远处水平线的安稳。
湖水善解人意,展开几天来最放纵的颜色。此刻,我才敢说,我见过贝加尔湖了。
去往Bolshie Koty只有两种方式,乘船与徒步。
我们的计划是乘船到达村子,扎营,徒步大贝加尔小径返回利斯特维扬卡。
坐船到大猫村只需要大约20分钟,徒步回来需要7小时。
游艇速度很快,船尾只留下湖水被切开的痕迹。
座位还没有暖热,大猫村就到了。
乘船而来的人们大部分是探亲,小部分背着行囊准备徒步。
我仔细看过船舱,除了我们的队友,再没有一个中国同胞。
远离利斯特维扬卡的扰攘芜杂,眼前金发晃动,耳边充满陌生语言,进入异国的日常,才到达真正的他乡。
来Bolshie Koty旅行的人们,与其说是度假,不如说是将自己暂时的藏匿起来。
这里除了酷爱徒步的“驴儿”或者伊尔库茨克本地人,鲜有人知,更无游客身影。
没有手机信号,人烟稀少,是个遁世和整理自己的好地方。
你以为没办法离开的那些人,事,习惯,牵肠挂肚——但你来了,你就知道,都能放下。
湖岸偶尔才见一人。
牛儿慢慢踱步,悠哉吃着草。
轮渡可以带宠物,牵好绳索就可以了。
乘船来的约克夏已经和村儿里的“阿黑阿花”亲热的玩在一处。
湖水远看是极深厚的蓝色,近看却是不可思议的透彻。
我们选择的宿营地附近,出门便是湖。
大猫村虽然距离利斯特维扬卡只有20分钟的船程,温度却好像一下低了很多。
风呼啸斜吹,穿起有些厚度的外套,可惜了这些阳椅。
栈桥上吹风的俄罗斯家庭。
队友在放肆的拍照。
贝加尔湖的前世一定是海,不张狂的那种。
透过栈桥残破的木板,湖水已经有七八米的深度,湖底的石头依然可见。
这温度实在没办法奉献比基尼度假照,就随意吧。
耳边无时无刻不回响着《贝加尔湖畔》的手风琴声,心脏安静的连跳动都可以不需要。
把自己轻飘飘的交给这一片蓝,或者将一部分的自己抛向湖面,永远留下。
傍晚的湖水和云朵都添几分魅惑。
在Bolshie Koty唯一的小商店,只能买到芝士,肉肠和一些蔬菜的小店,靠猜猜看+比划买到食材,
又在村里唯一的面包店,买了村民自制的土豆泥或包菜馅的面包。
用一路带来的咖喱做了晚饭,配土面包和酸酸的黑面包。
晚饭后燃起篝火,看着渐渐冷却的贝加尔湖。
如果不说,你看得出这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了吗。
你可以从湖水的安静程度来分辨,经过一夜,湖面变得丝滑平整。
除了偶有沙鸥晨啼,湖水拍岸的声音也隐去了,眼前画面像定格在电影的某一帧。
队友本想拍日出延时,无奈日出恰好被山挡住,那只看晨曦中一池微皱也是足够。
栈桥上一只信步的小云雀。
远处成群起飞的沙鸥,留下未带长焦的遗憾。
昨天夜里进港的私人游艇。
天已大亮。
再一会儿就是刺眼了。
划船的小伙儿。
发现自拍新技能。
因为能常常在贝加尔湖岸晒太阳,而被我羡慕的天牛君。
等会儿,就要沿着大贝加尔小径徒步返回利斯特维扬卡了。
以为4个小时可以完成的路途,我们走了7个小时。
那是艰辛与风景相辅相成的过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