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寻找科尔沁美食——内蒙古电视台节目拍摄全纪录

标签:
新闻天天看内蒙古电视台通辽电视台寻找科尔沁美食知味人生 |
分类: 我的推荐-合作活动 |
九月底的时候,有幸受到内蒙古电视台邀约,赴科尔沁寻找美食并拍摄特别节目。
节目拍摄完毕回来又很快投入到工作中,接着又去云南梅里徒步,博文就这样耽搁了。
每天工作缝隙把照片处理一下,到今天才能完完整整的发出来。
拍摄电视节目,我有很多棚内的经验,大多数以制作美食为主,外景参与并不多。
对于拍摄外景的自然随意,自由发挥很喜欢。
这次《寻找科尔沁美食》节目的拍摄,算是让我过足了瘾。
这次节目是为首届“科尔沁美食节”特别拍摄制作,内蒙古电视台和通辽电视台都非常重视。
在科尔沁当地通过海选,初赛,复赛,决赛,层层甄选出10位美食伊人,
再从全国邀请10位美食达人,两两配对,每组寻找一道科尔沁特色美食,制作节目。
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些美食达人拍摄节目之前,电视台已经足足为这件事忙活了两个月。
太多工作人员甚至台长整日在呼和浩特与通辽之间来回飞,很多人半个月都没办法回家一趟。
到了拍摄节目的时候,更是两台大动员,骨干精英都被抽调到科尔沁拍摄节目。
在科尔沁的这短短几天,大事小情无不透出电视人的敬业,令我深深敬佩。
除了工作,每一位美食达人的生活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
尽可能让我们每顿换着花样的品尝内蒙特色,得闲就带我们去周边好景参观放松。
离家几千公里,仍如在家一般。
几年前我曾经房车自驾走过内蒙线,那时候我就对内蒙的风景有非常好的体验,
这一次,尽是内蒙人的善良和豪情,入骨入髓。
一天的工作就从一碗充满人情味的大骨头抻面开始。
虽说通辽是个很汉族的名字,但是这里的蒙古族同胞是非常之多的。
大骨头抻面是当地的叫法,说的明白一点就是猪骨拉面。
是通辽人最爱的早餐。用来温暖和滋养沉睡了一夜的胃。
早上吃面的习惯,倒是和兰州人比较相像。
清真与非清真之别。
吃面啃骨头,早餐就如此豪迈,到了中午也不会饿。
《寻找科尔沁美食》特别节目开机仪式。
十台车待命中,各跟一组的拍摄。
车身贴着这次寻找科尔沁美食选拔出来的十强美食伊人,猜猜哪位是我的搭档?
10位全国美食达人开机仪式的时候人没有到齐,7位也先合个影吧~
排队抽签,抽取此次拍摄的美食。
这时候我们几个人对自己要拍摄的内容还一无所知,也是这次拍摄好玩的地方。
抽签之后自己也是不能偷看题目的哦~
大街上随处可见这次科尔沁美食伊人的选拔赛广告牌。
这次活动的声势和影响可见一斑。
隆重欢迎和我搭档拍摄节目的美食伊人——蒙古族小伙敖日格乐。
他经过海选,初赛,复赛,决赛最后进入十强,成为美食伊人,真心不容易。
敖日格乐的任务就是给我出难题,顺分顺水的时候设关卡,穷途末路的时候给提示,
争取做出来有趣的一期《寻找科尔沁美食》特别节目。
这是他自己写的提示卡……全是蒙语……就算是想偷看也看不懂……=. =
节目组完全不用担心他会给我放水……
题目出来了……甜点,我的强项,胸有成竹。
后来才知道,是要我猜猜每种甜点里都有一种科尔沁当地生产的食材,要猜猜这种食材是什么。
你们猜我尝出来了没有捏?嘿嘿……
拍摄的目的地……之一,——当然难不倒我啦~hoho
呶~刚才我尝的各种甜点,都在橱窗里了。
没错,就是玉米面了~
通辽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种植地带,得天独厚。
这里种植出来的玉米跟我平时吃到的大不一样。
加上特殊的处理打磨方式和粗粮细做,做出可口的甜点,完全不成问题。
引得我都想用玉米面研发些配方试试看了。
王老师在拍摄产品展示镜头。
高老师和报社记者在拍摄黄金盏成品。
黄金盏是我最喜欢的,常规来说感觉应该烤制。
它却运用蒸制的方法,让口感更加湿润,让人可以忽略玉米面的松散口感,同时也更加健康。
工人们正在制作黄金盏。好多好多……
黄金地带的店里拍摄完毕,内蒙古电视台的老师们提议去玉米地取景。
于是司机师傅驱车几个小时带我们去了他家所在的村子,顺便还去串了个门。
看到他家后院,真是让我太羡慕了。是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有木有!
等我想退休了,就找这么个地方,盖个房,种点地,养养小动物,每天在院子里晒太阳……
司机师傅带我们去村长家,村长家门口就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
玉米配夕阳,也是美美的。
德高望重滴村长大人……我和敖日格乐正在问关于玉米的各种问题~
好像乡土剧的赶脚,哈哈……
地里再观察一番……
臭美一下是不会忘的 [呲牙]
不光我,电视台的老师们也爱臭美~
大家拼命跟拖拉机合影……很帅气对吧?
玉米地归来,要去品尝一下玉米全席~
通常情况,玉米面都会用来制作主食,甜点已经是个创新了。
没想到还能用它入菜,并且做出精细美味的宴席。
打破玉米的本来面目,与各种优质食材搭配,能够变出来的花样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玉米宴席获得的各种奖项和荣誉……
门口的对联我很喜欢。
高老师认真工作的样纸……
玉米名宴,行头也很讲究。
摄影机也在等着上菜。
品尝玉米全席之前,我们还有任务,就是跟着大厨学习两道玉米美食的做法。
这是我最最喜欢的环节啦~~
这道沙葱炒面鱼是我和敖日格乐合作完成的~ 卖相和味道都不错的说……
我想穿这身衣服想太久啦,舍不得脱下来~ 各种pose~
亲们,来看看玉米都能做出多少美味佳肴吧~
玉米凉面,超Q弹牙,滑滑溜溜的就下肚了,凉拌汁酸爽可口,绝配。
可以配虾仁。
可以配风干肉。
可以做凉菜。
配海参。
入羊汤。
炸制后配蛋黄焗豌豆玉米。
做成当地有名的酸奶饼。我都叫它铜锣烧,哈哈。
这个太好吃,真想打包带走哇……
蜜汁玉米山药。
鲍汁玉米豆腐~细做到完全吃不出来有任何玉米的痕迹了~
玉米春饼。
拔丝玉米球。
玉米炒蟹。看不到玉米,大约是入了调料汁之中。
琳琅满目的一桌子……
上面的内容结结实实的拍了两天,我们组的三位老师精益求精,
我和敖日格乐也想要把节目效果做到最好。
白天拍摄,晚上闫老师剪片子,电视人真的相当辛苦。
我们这一组是最早粗剪完毕让领导审核的。
在酒店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审片和修改。
内蒙古电视台台长和各位领导审片中……看到台长面带微笑,我就放心了~
每天紧锣密鼓的拍摄,电视台的各位老师还要在各种时间里采访,拍摄,出新闻。
这是节目拍摄间隙上内蒙古电视台《新闻天天看》的时候……完全素颜出镜……
吃货的痕迹也太明显了吧……= 。=
庆功宴之后,我就飞回洛阳。
节目播出的时候,在内蒙的朋友帮助拍了一些照片。
我自己是后来在网络上看了回放。十分钟的节目,节奏和编排都很舒服,成片很有趣味性~
大家的努力都木有白费,效果还是让人满意滴~
照片先凑合看,我已经收到电视台王老师寄来的视频光盘,上传后再跟大家分享哈~
临走时候和台长,总监,主任合影。都是特别可亲的人。
台长每次见到我都是笑眯眯的,说我在片子里的表现很不错,机灵自然,是个可爱的女生。
话语满满都是父亲般的慈爱,让人倍感温暖。。
我的黄金搭档——蒙古小伙敖日格乐。
虽然我大他12岁,这次在科尔沁却是他照顾我比较多。
为人沉稳细心,也是很有才华的男生。
组建自己的礼仪乐队,在广播电台蒙语节目做主持人,常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
整个拍摄过程,只有他是全程陪伴的美食伊人,这个弟弟,我认定了。
一日姐弟,一生姐弟。
我的钻石团队,闫老师,王老师,高老师。每张笑脸,都那么真诚。
有些情谊,不在相处的长短,只消两天,就能生出默契。
一日为师,终身为友。
不知未来是否有能再见,但那份情谊,会一直在。
还是那句话:白酒,我只在内蒙喝~
想把这个城市一切都装在心里,愿永不蒙尘。
太多人和记忆,太多伤感离别。
谢谢你们。谢谢所有。
谢谢让我又多了一个去珍惜和感恩的理由。
拍摄记录到这里告一段落,之后如果有时间会整理节目视频和途中美食的照片发布。-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