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w690/001UN2mdgy6E8zt556T07&690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正走在小区回家路上。突然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来电话的是才结束的催眠工作坊的一个学员,她告诉我才将另外一个学员送到机场回来的路上。她兴奋地告诉我说:“现在我的小孩早上起床越来越容易,现在已经不用去斗争半天,而只是叫他起来,帮助她穿上衣服就好了。我真是能用催眠的方式影响他了。”声音中听得出她的激动与高兴。
她是一个妈妈,为了教育孩子的事情而来学催眠。她不仅克服了工作上的困难,在单位很不容易地请了假期,同时也克服了家人的不理解。因为家人总觉得她学习催眠是“歪道”。现在她已经开始在孩子身上运用她所学到的技术来帮助孩子克服早晨起不来床的问题。
很多朋友一听“催眠”就当成是“睡觉”。这种说法也正确,因为有的学员就是千里迢迢从广东来北京学习催眠,只因为十几年的失眠问题。通过催眠工作坊的五天学习和训练,她的十几年的严重失眠一朝去除。
催眠是可以治疗失眠的,只是不完全。
催眠不仅仅是可以帮助治疗失眠,催眠可以做到的更多更多。
一个家长带着一个中学生来,因为孩子一上学就身体抖动无法控制。
一个在海外工作的女士深受不知明原因耳鸣的困扰。
一位企业高管突然发现这一段时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位女士因为婚姻关系的破裂而绝望无助。
一位企业家因为恐惧坐飞机而无法出国旅行。
一个马上面临高考的学生,发现他一考试就浑身出汗,头脑一片空白。
这一切都是经过催眠帮助到的个案,他们深受催眠的裨益。
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案例,请下载附件。
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人们学会如何运用催眠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一个母亲学了催眠说:“我现在知道在儿子的教育过程中我给了他多少的负面暗示,他现在的很多问题是和我的教育方法有关系的。现在我知道怎么选择用积极的催眠方式和他沟通了。昨天儿子在与我聊天的时候一直在笑,我问为什么,儿子说:‘不知道,你只是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不过我很开心,所以会笑。’我知道自己在运用‘催眠无极限’工作坊中练习的方法在与儿子沟通。现在我知道沟通是要方法的,就象打字一样,输入的字母对了,屏幕上出来的文字才是正确的。”
一个做心理咨询师的学员本身是政府的公务员,但他一心喜欢做心理工作,一直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很快他发现做心理咨询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决定继续学习更多的技术来帮助来访者。他在参加了催眠的工作坊以后反馈道:
“我以前只是按着书上的心理咨询的方法来工作。因为我是一个很保守的人,所以对社会上宣传的很热闹的众多疗法都不太信任。所以一直以来没参加过什么学习班,直到有一天一个网络上的我佩服的催眠师给我介绍马博士。因为我想和他学催眠,但他说马博士的催眠技术很系统,是美国催眠学院的专业方式。所以我就开始和马博士学习催眠,收获巨大,让我彻底调整了心理咨询的工作方式。现在我的咨询效果越来越突出。
前一个月来了一个厌学的孩子,对上学有恐惧心理。我按常规来想,这至少要半年以上的咨询才行。于是我开始才学到的催眠的方式来调整学生的身心状态。让我惊喜的是,只是通过三四次的催眠咨询,孩子的状态就有很大的改变。同时有更多的类似的问题的孩子被介绍到我的咨询室来。
本来一个月我的咨询也就两三千元的收入,常常是感觉是有心无力。因为除了听来访者的倾述和给出一些建议之外,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所以常常对一些问题感觉到无能为力,内心时常很是有挫败感。
在学习了马博士教授的催眠技术以后,让我终于找到了指路的金针。现在我做咨询的时候就很是自信,因为我可以通过催眠的方法让我的工作变得更容易,来访者转变的速度和程度也更大。这些是我有所预料的,但没想过有这样的显著。现在我的来访者越来越多,我一个月只是做咨询就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在我们这个二级城市里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感谢马博士将美国催眠学院的催眠技术带回国内,让我们可以分享。”
同时一个做室内设计师的学员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反馈:
每个人对待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个事物的不同角度,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学习催眠对我而言,就是发现一条自由之路。在结束完五天课程的那一刻,我甚至有种奇妙的感觉,好像从那时起,我才看到真实的世界,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自由。
看过《黑客帝国》的朋友应该知道,尼奥发现了一些秘密,然后来到了真实的世界中,他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所处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去年很火的《盗梦空间》也使用了类似的概念,一时之间,我们甚至都有了一些困惑,究竟什么是真实的?
在马春树催眠的课程结束后,我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或许继续用电影的情节来诉说会更为直观。那种感觉就好像尼奥被拉回到现实之中,又能重新回到虚拟世界。就好像你有了一个独特的图腾,可以随时意识到自己是否在虚幻中。你可以融入生活,而又超脱生活,这种感觉真的很独特。
我并不是一个资金充裕的人,为了一次培训,我准备了一年时间。我无法判断自己会不会后悔,但我更怕我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与很多人不同,我很爱催眠,我很想成为一个职业的催眠师。终于,我在一个自己都认为有点冲动的时候,怀着期待和忐忑的心情,上京了。
五天的课程里,很多问题得到了解答。诸如,五天的课程能得到什么?对我而言,是基础,也是全部。当然,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字,是“本能”,做催眠师的本能。五天时间,我不知不觉的具备了催眠的能力,催眠已经不需要自己去思考,就如吃饭喝水一般。五天时间里,掌握了最基础的技术,却也是全部的技术。
当然,首先要理解什么叫做“万变不离其宗”、什么叫做“大道至简”、什么叫做“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五天的时间,我莫名的感受到一种规律,具备了一个催眠师的思维,开始真正懂得分辨,知道如何不受影响,知道如何接受自己所需要的。
五天时间,我看待生活将更加积极。
五天时间,我发现自己更容易获得快乐。
当然,五天时间里,也经历了不少的自我挑战。比如去认识一个陌生人,比如去懂得欣赏和夸奖别人,这对于我而言,并不是特别容易。
五天时间里,最纠结的是对学习方法的困惑。我一度很难相信,不记笔记我是否能够记得住所有知识,我是否能够明白老师讲的内容,我是否会浪费我攒了一年的学费?
结果总是很有趣,恰恰是攒了一年的学费,才让我更加专注的学习,恰恰是相信老师的话,才记得住所有内容,恰恰是不记笔记,才让一切深刻的印在脑海里,形成本能。
一位中科院的教授学习了催眠以后的体会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者,我无法抗拒自己对催眠现象的强烈好奇。上学期间有一次“中德高级精神分析师培训班”做有关催眠的公开讲座。讲座中一位德国催眠师使用德语在翻译的帮助下对一位志愿者进行催眠。我完整地目睹了整个过程,印象极其深刻,也有相当多的困惑。在我后来进行有关情绪的研究中,浏览文献时常会检索出涉及到催眠的论文。从而有机会间接地了解到对催眠及其应用的科学研究,也了解到许多在这个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的中外学者。
在我看来,催眠之于心理学,犹如黑洞之于宇宙学。我们知道它存在着,并且对我们充满了神秘而强烈的吸引力。但是在理论构建和考察技术上,却面临着重重困难。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进行探索和应用,并得以通过它一窥人类深不可测的潜意识秘境的天颜。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从业者,我无法回避催眠对来访者表现出的显著效应。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提升人格”,并通过“助人自助”来达成这一目的。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和医学与教育一样神圣的职业。在这个领域,有许多伟大的头脑和心灵倾尽毕生精力,在为他人的健康和幸福做出努力。
如何运用心理的力量,使来访者摆脱困境?
如何发掘来访者的内部资源?
如何平复来访者的情感创伤?
如何开发来访者的潜力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
面对这种种挑战,许多疗法和技术都很有效果,而催眠在其中尤为突出。同时,我注意到催眠在克服“心理求助障碍”上特别有效。“求助障碍”是人们在寻求进行专业心理咨询时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心理疾患的偏见。它阻挠人们获得及时有效的心理服务,让患者承受许多额外的痛苦。而催眠,由于它的吸引力和形式上的轻松感,对克服求助障碍非常有效。客观上起到了“服务送达”的作用,像桥梁,也像通路。
作为一个催眠初学者,我很享受催眠带来的体验。它满足着我的好奇,充实着我的工作技术,让我不断发现自己心理结构的其他侧面,并调整着我自身的许多困扰。学习催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思考和体验的共鸣,体会着通透、清澈和沉潜的乐趣。用文学化的语言来说,是“宁静的激情”。犹如面对浩瀚星空,犹如穿越时光的旅行。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体会这种乐趣和感受。马春树博士工作严谨慎重又真诚,期待着未来他们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指引和启发。”
咨询热线:13261997679,薛老师,马春树助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