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有芒角
新有芒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06
  • 关注人气:4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四大古城之平遥古城(中):斑驳古城墙、日升昌票号

(2014-05-22 16:15:36)
标签:

日升昌票号

古城墙

平遥古城墙

中国最早的银行

票号汇通天下

分类: 背包天下
     本文接上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7fce0b0101hqqd.html

    参观了文庙,讲解员建议我登平遥古城墙。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这段土质城墙历经千余年,始建于汉、北魏年间。

    斑驳的老墙,逝去的旧时光。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3617414.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3332524.jpg

       检票后从此登上城楼。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3402117.jpg

        登上城楼,平遥城尽收眼底,街道两侧的高屋建瓴多是历代富商的住所,而边边角角的不起眼的房子则是平庸人家的住宅。

     城内街道纵横,格局井然有序,清代晚期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影响颇大。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3629758.jpg

       我和讲解员的合影。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3642445.jpg

      这种建筑形式我在帝皇陵寝见过,一般叫做哑巴院。

    讲解员说,这叫做瓮,瓮中捉鳖的瓮。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3800430.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4959930.jpg

       平遥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

    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

    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008149.jpg

         平遥城的始建时间至少可追溯至周宣王时期,相传为当时的重臣尹吉甫驻军时所筑。现存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西周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的,此后又经过数十次修补,但仍总体保持了明代初期的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置的珍贵实物资料之一。

      城楼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有时称“谯楼”。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创修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补修重筑,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10.04米。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端庄稳健。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015742.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023492.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036320.jpg

       来两张别人相机里的平遥古城墙。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153345627.jpg

         平遥城池呈方形,城墙周长 6163 米。南城墙随中都河蜿蜒而建,其余三面皆直线相围。

     城墙高 8~10米,底厚 8~12米,顶厚3~6米。墙身素土夯筑,分层铺设稻草为拉筋,外壁城砖白灰包砌,顶部青砖铺墁,内向设泻水渠道。

    环城墙辟城门 6道,东西各二,有上下门之分;南北各一。各门交错设置,门外筑瓮城,内外皆用条石铺墁,门洞上原建城楼各一。

     城墙四角设平台,原各建角楼一座,现城门楼角楼失存。城墙东南隅建有魁星楼和文昌阁,亦俱废。东墙城门上尚存尹吉甫点将台。城墙内侧筑马道。城墙外壁分段筑马面 71 堵,上建敌楼各一,中架木板,外设箭孔。城墙上设女墙高 0.6米,堞口高 2米。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153357286.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043320.jpg

        救火用的大水缸。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050883.jpg

      平遥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

    墙体内为土筑,外用白灰包砌,顶部用青砖铺墁,内侧设马道和内向排水渠道。墙上有6座城门及门楼,四角各筑1座角楼,每隔50米便筑料敌楼1座,共有72座,垛口共计3000多个,据说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不过除了城门和垛口,其余已大都残坏

     。六座城门中,南北各有一座,东西分别有两座,东西门外均筑有附属的瓮城,形如乌龟的头尾和四足,并且城内街道布局亦颇似龟背纹络,故有“龟城”之称。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057164.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10486.jpg

      平遥古城和我去过的丽江古城不光建筑风格、风景人文不一样。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遥古城没有丽江古城那么多的熙熙攘攘的人流。

    丽江古城整个就是一集贸市场,噪杂不堪,而平遥古城更多的是古建筑群。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110492.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11839.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125195.jpg

          中国票号博物馆。

      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金融机构,而开办最早的票号是日升昌票号。

      在历史上全国共有票号51家,山西有43家,而在平遥这座玲珑小城之内就有票号22家,中国的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票号就诞生在平遥县城西大街,也就是今天的票号博物馆所在地。

      现在我将走进这记录了一代票商辉煌历史的票号博物馆,掀开历史的纱漫,目睹昔日的风彩。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133211.jpg

        票号是专营银两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私人银行,它是现代各式银行的鼻祖。

      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遥,并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庄。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间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便开始兼营汇兑业。道光初年,西裕成颜料庄正式更名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

    斑驳陈旧的日升昌票号的大门,那些回不去的辉煌旧时光。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141414.jpg

       

      日升昌位于平遥城内西大街路南。票号旧址至今保存完好。坐南朝北,并列两院,南北进深65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三进院落。临街面宽5间,厚木排门,檐下彩画,挂店名牌横匾,院屋第一进为柜台、账房,东西两边各有柜房2间。

    二进东西各建客房3间。正面为中厅,面阔三间,为汇兑业务室,其上建有楼房,用以存放物品。紧靠中厅南檐接出半坡顶平房3间,为职员住处。

    中间为走道,东西两边为小套间,楼上为仓贮和伙计住处。后院南向有正厅5间,东西各有客房3间,是贵宾及高级职员住处。西侧有廊道可通马车,备确马厩和马倌住处。

    整个院落墙高宅深,布局紧凑,设计精巧,上空架设有铁丝天网,网上系有响铃。临街铺面5扇坚实大门一关,极为安全。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148617.jpg

        平遥古城的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平遥票号创立时间之早,延续年代之长,票号数量之多,网点分布之广,资本实力之雄厚,因而,一度执金融之牛耳,闻名于海内外。陈运和到此以诗回忆:“金融之 产婆接生于平遥 清末之繁华进出于票号 道光三年,日升昌问世的啼叫 引天下瞩目(包括一个衰败的王朝) 气宇昂然是财神 临街遍及的属商贸”。

     平遥票号在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1910年以后近代银行业兴起,银行的经营方式比票号先进,特别是大银行都是以外国资本为后盾,中国土生土长的票号斗不过外国的洋币外钞,票号很快就衰落了。更由于山西票号与清朝政府的经济相互依存,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被推翻,票号就逐渐衰落而被时代所淘 汰。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156414.jpg

      日升昌票号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1604m2,院落分为三进。

    前院为营业大厅,中院为内部的办公机构,后院属生活区。您可别小瞧了这座院落,它可是当年平遥控制全国各家分号的中心枢纽,这里做为总号要起发布指令的作用,而分号在它的指挥下把源源不断的钱财赚取回来汇集于此。

    票号的综合办公机构,它就是上传下达信息的指挥部。这里设置有信房、帐房等办公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信房的相关情况。当年信房共有4个人主持工作;可以说是精兵简政,减员增效的楷模。总负责称为文牍,另3人为录信员。文牍的要求条件是这样的:须由科甲中人担当,其主要工作职能就是把大掌柜的意图和经营理念和思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出来传给各地分号。这样一来文牍对票号各方面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为了限制规范其行为票号只给文牍工资(年薪200两银子)。而且不允许文牍参与票号的经营和分红。实际上,由于各方面原因文牍地位相对稳定。他人难取代。那么,其余的录信员,就没有升任机会了吗?不是,这就要讲至日升昌票号的用人激励制度,应该说日升昌在挖掘员工潜质上做到了机敏。

  大家可能会想到日升昌票号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但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实力的差异在生活环境、生存质量上也一定存在差距。所以,票号就规定凡是愿意到较偏远,较苦寒的分号工作的员工,东家会给你出股待遇,也就是可以以劳力入股,年底享有分红的权利,但条件是员工家属须留在总号。这样,票号为所有渴望出人头地的员工就离开故园,奔赴远方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为了站稳脚根以图发展,他们害怕被新的员工所取代,就只能心甘情愿地、尽职尽责地辛勤工作,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多能的多面手,胜任多个角色。这样一来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员工的限量降到了最低,真正做到了减员增效。据统计,日升昌共有40多个分号,共有员工270名却创造了1500万两白银的奇迹。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204195.jpg

        日升昌票号简介:在清代末年,由于物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 ,或“汇兑庄”,这个行业为山西人所包揽,又被称为“山西票庄”,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共有17家,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其中最大的票号是“日升昌”,东家是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经理为细窑村雷履泰。

     曾在全国设有许多分号,有"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的称誉。日升昌原是颜料行,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转为票号,成为中国第一家专营银钱汇兑、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曾以“天下第一”、“汇通天下”而闻名,其分号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包括汇兑业务。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212399.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220586.jpg

      看过了信房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帐房,钱赚到了,该怎么分?这就归帐房先生分配了。票号每年、年底都会把全年的经济情况汇报到帐房再由帐房做出详细的统计汇报给掌柜及东家。但不是每年都要进行分红,而是每四年进行一次分红,这叫“大帐清”。分红时也不会把钱分干吃尽,而会留出一部分作为风险金备用,他们称其为“护本”分红时按照不同的股份成份进行分配。

  (1)以银子入股的称为“银股”,它具有可继承性,相当于现在的无限责任公司,即儿子可继承父亲的股份,但如遇破产等情况,儿子同样承担父亲的债务,也就是俗话说的“父债子还,夫债妻还”。

  (2)以劳力入股的称为“身股”,它不具有可继承性,员工以工作能力入股,劳力在股份上不承担赔偿责任,而且对员工的退休年龄没有规定,只要你能胜任工作,就可以享有身股。

  (3)故身股,即持身股的人去世以后,他的子孙可享有三次分红的机会,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防止挂身股的员工在晚年即将卸任时,做出营私舞弊的勾当,如雷履泰78年退休,79岁去世后,他的儿子便享有故身股,可在12年中享有三次分红机会。

  正是拥有了这样一批批商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体制才使得日升昌票号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伫立商界100多年成为“祁、太、平”三帮的领军人物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229164.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244914.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258945.jpg

        在经理的任用上,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日升昌财东李氏聘任雷履泰出任票号经理后,对雷十分信任。但是雷氏为人心胸比较狭窄,对票号业务不论大小都亲自过问,不让二掌柜毛鸿翙插手,甚至在他生病时也不放手。毛氏对雷的这一做法很有意见。

     一次,毛氏趁财东李氏看望雷履泰病情的机会,向财东建议因雷氏病重,可让雷回家休息养病。财东觉得这是对雷氏病情的关怀,便采纳了这一建议。不想雷氏对此做法十分愤恼,暗中通知各地分号结帐,准备向财东交待账目后提出辞职。财东李氏得知雷履泰要辞职,便看了慌,急忙到雷履泰家中问候。原来雷履泰认为毛氏想趁他生病之机夺票号业务大权,而财东又采纳了毛氏让雷回家休息的意见,雷又不得不返家休息,故以辞职要挟财东。

    李氏考虑雷履泰业务能力强,如果他辞职不干,将给票号带来极大的损失。便婉言请雷履泰留任,但雷毫不松口。李氏情急,忙下跪求雷。雷履泰见财东给了自己面子,这才取消辞职打算。从此,财东李氏独信任雷氏,雷履泰也竭尽全力经营,终于使日升昌成为票号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为财东李氏赚了大量的银两。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30696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314899.jpg

        

  • 日升昌票号轶事:汇业经营,不欺童叟
  • 清末时期,平遥城内一位沿街讨饭数十年的寡妇老太太,有一天持一数额为12000两的日升昌张家口分号汇票,到日升昌总号提取银两。任柜头的一看签发时间在同治七年(1868年),与取款时间相隔了30多年,赶紧跑到后厅询问大掌柜,两人问清了汇票来历,并认真查阅了数十年的帐簿,如数兑付了现银。
  • 原来,老太太的丈夫早年到张家口经商做皮货生意,同治七年收拾盈余,在日升昌分号汇款12000两白银,起程回籍,不料途中得病身亡。
  • 尸体运回家里,妻子哭得死去活来。换完衣服择日出殡后,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开始败落。妻子十几年熬过来,一天,这位早已沦为乞丐的老妇,拿起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夹袄,从衣角摸到一张日升昌汇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日升昌兑取现银。
  • 这件事之后,日升昌名声大振,汇兑、存放款业务一天比一天红火。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323430.jpg

     日升昌票号在一百多年的经营中,始终坚持着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严格为客户保密的经营理念,当时有“一纸汇票汇通天下”的说法。这既是对日升昌票号生意兴隆,营业范围宽广的见证,也充分显示了日升昌票号在汇票防伪制度上的严密。

  汇票长1尺2寸,宽8寸,填好的汇票从中间折好,一撕为二,由客户和票号各持一半,票号这一半通过政府邮政部门寄到客户需指定的提款地的票号分支机构,客户及其亲属持另一半汇票可到那里提取银两。汇票防伪的标识有:

  (1)笔迹;(即票号由专人来写汇票)
  (2)印章;
  (3)水印;(在汇票的四个角上都有日升昌记的防伪水印)
  (4)汉字密押;(这也是最重要得一种防伪标识)
  通过以上防伪措施的实行,日升昌票号在一个多世纪的经营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一起误领、冒领等事件(汉字密押情况介绍参看字号资料)大家现在最感兴趣的问题可能是:日升昌票号的利润情况怎么样?
  日升昌票号共创利白银1500万两,值人民币100亿。这巨额利润主要来自于:
  (1)60%来自于异地汇兑的手续费,手续费以1%收取;
  (2)20%来源于存贷利差;
  (3)一小部分来自于客户存取之间的利息差;
  (4)平色余利,即存放银两时由于份量与成色之差所产生的利润。比如:你用100美金换算成相应的人民币,再用人民币换算成相应的日元,再用日元去算换美金就不会是100美金了。再比如你一次买5公斤苹果,与你分十次每一斤苹果所呈现的重量是不同的。这就是平色余利。当时白银含量最高的是南京银,97.3%,最差的是上海银,70%,当然票号内部自有不同产地白银间的汇兑比例,来补足含银量上的差价,但仍旧会存在0.5%的平色余利仅这一项票号就可赚取利润白银8万两。

  应该说,日升昌票号的成功例证充分证明了“得人者昌”的古训,认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质,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能力,是日升昌票号管理者最重要的经验之谈。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331508.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338961.jpg

        一九一四年农历九月,在金融界活跃90余年的日升昌票号倒闭,该号之倒闭“于全国金融影响甚大”。

    《大公报》上曾有人撰专文分析其倒闭之原因,兹节录其文于下:“日升昌至道光年间改为汇兑业,其东家李姓,山西平遥人。同、光年间,其营业之发达,实为同行之冠,各省设立分号二十四处,其殷实可知。以如此殷实之票号,忽然一败涂地,其倒闭原因有以下数端:一、日升昌营业之中心点,在南不在北,南省码头最多,两次革命均受很大影响,此其一也。二、日升昌之款项,未革命之先均分配在南省。自革命后各省纸币充斥,现金缺乏,由南省调回现金,往返折扣,每百两亏至三十五两及五六十两。此种亏耗实足令人惊异,此又一也。三、日升昌当革命时,欠外数目约五百万,欠内之数七、八百万,出入相抵,有盈无绌。然欠内之数目,成本已付诸东流,遑论利息。欠外之款项,该号为支持门面,维持信用起见,三年之中均未停利,此项亏耗又其一也。以上三项,均该号中亏折之远因。所以关闭如此之速者,尚有种种之近因。第一种之大原因为广西之官款。广西官府催迫甚急;动辄率兵威胁,计一年之中提取十余万两,犹日日前往催取。第二,该号之正经理为郭斗南,副经理为梁怀文,就资格论梁应居正。惟梁为人公正朴实,自革命后对于东家提用款项极力阻止,因此不能得东家之欢心,梁无可奈何遂于去岁出号。梁在号中素为大家所推崇,梁去人心为之瓦解。第三,京号经理因号事吃紧,托病回晋,一去不归。有此三种近因,日升昌遂乃一败涂地。”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346336.jpg

       2010年9月20日中央电视台国际电视总公司等部门在山西平遥古城明清街日升昌票号门前举行了电视连续剧《日升昌票号》筹拍启动仪式。

    电视剧《日升昌票号》以反映当年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创办、鼎盛、衰败的发展历程为题材,对票号成为“中国银行业鼻祖”进行全面诠释。剧中着力塑造雷履泰、毛鸿翙等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整个剧本贯穿晋商时代别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精神和文化思考的线索,热情讴歌诚信为本的晋商理念。
    主创人员称,该剧再现了山西票号的先人们建立票号人生经历,剧本读来令人感动,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票号建立的历史背景及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作为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主旋律优秀作品,它所表达的主题和立意,对当代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启迪和感染力。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354836.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403258.jpg

         票号的最后一进院落后厅。这里是过去逢年过节时摆设宴席的场所,说来很有趣,在日升昌摆宴席,吃酒宴也是颇有讲究的,就拿这座次来说,正对门的座位被视为主座,主座的左、右首分为上座、次上座,每年在“大帐清”之后。各地分号的老板汇集于此,他人各自所取得经营业绩,也由帐房先生统计公布,赚了钱的分号柜财大气粗、洋洋得意居于门的正面、好不风光,而那些业绩较差的掌柜只好背门而座,一副羞愧难当的表情,而且席间还有一道菜叫“鱼头对着谁,谁就将被辞退”。

     正是这些的定俗成为礼仪风情点点滴滴地渗透到晋商文化之中,才让我们后人更清晰地了解到先人的经营才华,处世哲学和他们纤细的情感脉络。人们掌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站在日升昌票号的门槛前,我们忆古思今总结前人成败的经验教训是为了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解他们成功的是为了我们今天更好的借鉴,这也正是创办日升昌票号博物馆的初衷,票号从15年开放至今,接待过的每一位旅客都在这面镜子前温故知新,都对晋商文化的博大精深唏吁感慨。最后,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幅由清嘉庆24年状元陈浩为日升昌题写的对联:

  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
  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

  这是一个葳头联,足今已有170年的历史。(两日为昌)这就是最大金融第一街-平遥西大街:这就是天下第一号-日升昌票号。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413930.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42539.jpg

         票号鼻祖雷履泰。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43371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5/20140522085442742.jpg

     

    本文接下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7fce0b0101hrte.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