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有芒角
新有芒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06
  • 关注人气:4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浪滇藏线雨崩篇:飞来寺—西当温泉—南宗垭口—上雨崩

(2014-01-04 14:48:22)
标签:

徒步雨崩线路大全

徒步雨崩线路

雨崩内转线路

西当温泉到雨崩上村

徒步雨崩

分类: 背包天下
  本文接上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7fce0b0101fjxa.html

    一直以为徒步雨崩是中国户外十大经典线路之一,查了一下,悲催的发现徒步雨崩排到了第十一位。

    个人认为十大线路完全可以去掉长城徒步和三峡徒步,十大席位本应有雨崩的一席。

 

    还有一些人把徒步雨崩称之为——徒步梅里雪山,或者——梅里徒步。

    雨崩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著名的户外经典,我认为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这里不同公路, 这一点有点类似中国徒步线路排名第一的西藏墨脱。

    进雨崩要翻越一座大山,整整12公里丝毫不打折扣的爬坡路和整整6公里更不打折扣的下山路;

    第二个原因是我在广州时阿蕾告诉我的——被雨崩霍然瞬间的景色,感动到流泪,那惊艳的感觉直到现在都是永恒。
    阿蕾,想不到吧,你的一句话,影响到了我,直到今天。

 

    还是说说进雨崩的线路吧,当地藏人进雨崩是因为雨崩有一帘神瀑,而这个神瀑是藏民转山的终点。

    藏人转山进雨崩和我所走的线路不一样,他们是:西当——尼农——下雨崩——神瀑——下雨崩——上雨崩——南宗垭口——西当。这也就是当地人的内转线路了。

 

    关于海拔:飞来寺海拔3400米,西当温泉海拔2650米,南宗垭口海拔3800(也有说3900米的),上雨崩海拔3250,下雨崩海拔3150。

    这一行绝对是高原行走。

    但完全不用担心高反问题,我在雨崩见到驴友足有几百人,没听说过谁有过高反。

      高反小贴士:除了红景天外,到了云南可以多吃一些当地的豆腐、豆腐花之类的豆制品,这些可以帮助你适应高原,这是我在雨崩小柯的客栈学到的土方法。

    当然,还有酥油茶,也是缓解高原反应的神器。

 

    八点半左右,我们包的面包车过来飞来寺接上我们:我,来自广东的20、小开、小蒙、小陈,欢欢、光头强、闷葫芦,共八人。

    包车依然是德钦送我们到飞来寺的那位藏族大帅哥。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248547.jpg

    车子沿着214国道往西藏方向行走了约莫十几公里就拐进了一侧的土石路。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256266.jpg

      这路狼烟滚滚啊,纯乱石路且边上没有护栏,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放眼望去,不远处有越野车以30码的速度绝尘而去,激起千粒灰,呼呼啦啦地就闯进我们的车窗。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239233.jpg

      当十二指肠被颠得错位,梅里雪山检票口到了。

    我们八人中,只有我一人是在飞来寺观景台买了票,联票果然够霸气,果然可以通用。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305783.jpg

        20他们排队买票时,我站在梅里雪山路线牌前问来问去。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313269.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321426.jpg

       过了检票口又是一段碎石山路,悬崖峭壁共存,景色荒芜的让人昏昏欲睡。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330131.jpg

      整个包车一个多小时中,不曾见过任何村落。

    正在想着地广人稀时,西当到了。

    好一个西当村,藏在大山里,隐在幽明中,原始而宁静的房屋、篱笆、碎石小路、脸上不挂一丝欲望的藏民、散落一地的青稞田、整片整片的葡萄架,以及矮墙头探出来的麦黄杏儿。

    在我看来,可谓旷古村落。

    这个小卖部,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忍不住的笑。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4130504431.jpg

        司机靠边停了车,说,要买什么补给的这里可以买了,进了山可就物价飞涨了。

     本没什么要买的,看见欢欢他们买了经幡,便也跟着买了。

     拜神瀑时,用以敬山神。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341601.jpg

        小卖铺再向上一个拐弯就到了我们登山的起点了。

     进雨崩可以徒步也可以选择骑骡子。

     我没有骑骡子的打算,我是驴友,徒步是我的责无旁贷,但还是过去吻了价格,真心伤不起啊。

     西当到雨崩全程275元,雨崩到西当305元,神瀑山脚来回405元,大本营来回480元,上雨崩出发的价格,部分路要自己走。

     小背包外加30-60元不等,大包要另外租一头骡子,这也太坑爹了。

     另外,西当出发租骡子限重180斤,雨崩出发租骡子限重150斤,超了一些就得加钱,根本就不统一,乱套了。

     选骡子是抽签的形式,骡子是不能挑的。

     这位不认识的大哥,被无情的宣布,他的体重超标了,去雨崩要租两头骡子轮流骑。

     两头骡子啊,你怎么还笑的这么灿烂。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4130533650.jpg


       紧了紧腰带,调试了背负系统。

     雨崩,我要来了。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349430.jpg

     从西当温泉到雨崩村,一路都是马道,准确说是骡道。

     18公里的路,要连续攀升12公里到垭口,再走6公里的狂下坡才能到雨崩上村。

     刚一上山,我就被这上山路吓了一跳,泥泞不堪啊,骡粪遍地啊。

     这真的是 原“屎”的路啊。

     就算满地屎水泥,我也要翻山越岭走近你。

     可这对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提示,我的心中满是——连续上坡!

     连续,连续。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357728.jpg

         高海拔行走,果然非同小可,很快就满身臭汗,悲催的是我居然没有换上速干内衣。

      这份湿漉漉啊,没有先见之明的恶果啊。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40551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415293.jpg

        我常走户外,三五十里也是平常,但这雨崩路远不如果想像中那么轻松。

      因为海拔高,平路走着都费力,何况一进山就是这么陡的坡迎接,再加上负重20斤,四个字形容:喘得不行。

      很多人都在前半个小时没坚持住,倒回起点叫了骡子。

      但只要坚持过来,后面就慢慢适应了,喘息的情况渐渐不见了。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424107.jpg

        山路上有很多这种野猫,这只猫一直跟着我喵喵喵的叫,我只得停下来卸了背包取出火腿喂它。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432218.jpg

        路上不停的有人停下返回租骡子,不停的有人叫苦连天。

     突然间,就想起了顾小白的那句话,在你想要放弃的那一刻,想想为什么当初坚持走到了这里。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440531.jpg

        路边有了这种电线杆,身边走过的当地人说,这种电线杆都有标号,到一百时正好到了南宗垭口,也就是正好12公里。

     当地人说要知道还要走多久,也可以数路边的垃圾筐,数到45个时就到第一个休息站,数到21个时就到第二个休息站了。

     我问当地人到达某处要多久,他们回答的是当地人健步如飞的时间,而不是我的行进速度得出的时间,这是我在到达雨崩时得出的经验。

     所以千万别当一回事。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447970.jpg

      我和累极了的小蒙,小蒙也是女汉子,第一次徒步就赶上了进雨崩,虽然累到不行,却也走的相当顽强。

   赞一个。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455736.jpg

       第一个休息点到了,捧下满满的都是人,一水儿的驴。

    第一个休息点生意不好,比第二个差了太多,在这儿休息的多是累的不行的,而第二个休息点都是饿到不行的。

    瞧这满满的坐着的人。

    第二个休息点则是满满的吃面的人。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504972.jpg

        我和光头强暧昧一个先。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512942.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519787.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526725.jpg

        有一段路是可以看见雪山的,但我估计有心情看的人不多,大多都很累吧。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534742.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541634.jpg

     路上迎面而来的藏民都会很主动的问候扎西德勒,开始我还有点小小不好意思,后来习惯了,见人倒自己先主动的问候起来。

   在静谧原始的大山里,伴着这样友善的问候声,即便一个人在路上,也不孤单。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549588.jpg

       在这鲜见太阳日照的原始森林里,这个哥们依然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基地组织怕是都认不出了。

    美女,弱弱的问一句,你到底是有多怕晒啊?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600261.jpg

        身边不停有骡队经过,累极的我也会有羡慕的时候,一瞬间。

     也许以后,他们对我徒步的羡慕,就是一辈子。

     哈哈。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607418.jpg

        在一个弯道里,我被一个画面震住了。

     一家子,其中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自己走,而且很欢乐,才四五岁的小孩。

     这是啥情况啊,对比我们城里的孩子...

     还是和我来对比吧,自愧不如,我走的还没孩子走得快。

     旁边一哥们说,看看咱们什么装备,人家小孩就开裆裤,普通布鞋,手持竹竿就走雨崩了。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4130544603.jpg

       

         走啊走啊走,好汉跟我一起走,走遍青山人未老,少年壮志不言酬。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614919.jpg

      正累得头晕眼花的时候,看到了这些挑山工。相比泰山挑山工这些人更牛。一人拉着一块大木板,我上去试了试手,起码有二百斤。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623296.jpg

           这些人更厉害,八个人抬一个电线杆子,而且速度极快,我到了第二休息点吃面时,他们就铿锵走过。

       问及酬劳,一天两次,一人平均一百五。

       唉...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63194.jpg

          第二休息点到了。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638673.jpg

       在一路上的三个休息点中,生意最好的就数这一家了。

     第一家太近,大家都不饿;第三家太远,大家都在第二家吃过了。

    看看这霸气十足的用方便面碗做的墙吧。

    赫赫有名的方便墙啊。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645627.jpg

        我也饿到不行,要了一碗面一块大饼,我这个不爱吃方便面的人啊,别无了选择啊。

     左起:星星、小开、小蒙。

     忘了小开和小蒙吃面了没,好像吃了吧。

     这都是他们的第一次户外行走,却都在高原上翻山越岭走出了精彩和坚持,还有收获和幸福。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65334.jpg

        这乌起码黑的开水锅和更乌起码黑的开水桶,不知道给这家带来了多少收益。

     方便面每桶15元,相比于山外的价格有些离谱,但在这深山老林不通公路的地方真心不贵,人家可是自己背上来的。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700707.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710412.jpg

        路边渐渐有了积雪,从见着积雪开始,那原本100米左右就会出现一根的电线杆子开始飘忽不定了,单距越拉越远,冲顶的时刻快到了。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717975.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725117.jpg

      出现了大量经幡,问及当地人,说是垭口就在前方不远了,加油!!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735400.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850160.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858224.jpg

       神奇而伟大的第100号杆,到了这里就说明,你登上了南宗垭口,你站在了进出雨崩线路的最高点。

    我必然相信,不管是不是强驴,看到这根杆子的心情都必然是酣畅痛快的。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906350.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913804.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920805.jpg

        到了南宗垭口休息不到五分钟,小柯就赶了上来。要知道,小柯比我们晚出发了将近两个小时,这功力,绝对非同小可。

     照片左起:小蒙、星星、小柯、小柯家亲戚、小陈。

     我们几个人算是缘分,我们在丽江乘同一辆大巴到的德钦。

     小柯在雨崩开客栈,客栈就在一进上雨崩的第一家,是雨崩软硬件及观景都是最好的一家。

     小柯因为要赶回客栈便先行走了,再说了,以小柯在雨崩这两年练就的速度我们也跟不上人家。

     我们让小柯给留了两间房。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928322.jpg

      雨崩的休息点大多都是这种木头房子,四面不靠,四处漏风,不遮风不挡雨,还到处被浓烟熏得黑乎乎的。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93688.jpg

         第一次徒步走到3800的海拔上,来个车轮番纪念一下。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95028.jpg

      这张照片背景其实是蛮漂亮的,照的一般般而已。

    估计搞供电的人最没有艺术细胞,多少角度都被电缆线破坏了。

    雨崩已经步入商业化进程,都是电线杆,实在让我们这些色友大呼坑爹,建议要去雨崩趁早。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1957310.jpg

        巍峨骏幽的雪山。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007218.jpg

       垭口下面的路就都是下坡了,下坡可能大多数都人喜欢,我的鞋子绑紧容易松,坡度有时候很急,冲力一大鞋子就松了,脚顶着疼,只能用登山杖尽量缓冲。

    下坡特别伤膝盖,大家务必要保护好自己的膝盖,不然年纪大了后悔都来不及,因此最好要有护膝。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014203.jpg

        路边正在挖坑的当地人,坑已经挖的很深了,又有树木遮挡,我快速走过时,被吓了一跳。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021564.jpg

      下坡虽然伤膝盖,但是走起来不累,速度快多了,我们几乎一路不停,我和小陈终于遥遥领先了。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03165.jpg

        雨崩清晰可见。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04420.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052943.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100272.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108117.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1169.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122807.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130120.jpg

        小柯客栈二楼很宽敞,是一家即将开业的餐厅,墙上挂着葬地行军地图。也就是进藏线路图。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137246.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144247.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151592.jpg

         小柯的客栈建在了上、下雨崩最好的位置上,崭新的木板房,清一色的标准间,带卫生间,热水,电热毯。

      即使是这样的房间也得自备电筒,上下雨崩的电压非常不稳定。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158562.jpg

        喊20.小陈、小蒙、小开她们和我拼房,没人敢来,我堂堂一君子,自也不会让她们害怕,估计是没人好意思来。

     只好一人住了偌大一个标间。

     打开窗户,风光无限,视野敞亮啊。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209485.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218596.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22683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235895.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1/20140103092242677.jpg

      本文接下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7fce0b0101fow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