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鬼笑石
(2017-06-22 08:32:18)
标签:
骑行鬼笑石 |
骑行距离:63.82km
6月3日鬼笑石骑行活动。我们这次走黑陈路这趟线,后经多方求证,这条路线是最简单的一条。也许是这个原因,原本要来参加活动的川藏线大神未能如期而至。确实有些遗憾,失去一次与高手切磋的机会。不过幸好有3头公路同去。
今天参加活动的小折足有十几辆,不过大多数都没见过,全是新人。今年初俱乐部里又有一批禽兽从小折换成了大公路,厉害的变得更加厉害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也羡慕他们可以迈向更高的起点。当然也有丝许伤感,因为以后见面的机会少了。但这都是小轱辘的宿命,从始至终贯彻小轱辘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队伍准时出发后,我一贯地骑在靠后的位置,这样有利于观察其他队友。可以通过他们的体型和腿型来判断,他们是哪一种类型的骑手。队伍里有几位疑似是禽兽。小折里有一位腿型极为纤细笔直,尤其大腿上看不出丁点赘肉,这种腿型通常是爬坡高手所练就的。另一位身体比例有些夸张,按亚洲人的比例来说腿很长,这样有利于平路发力,该属于平路冲刺型。3头公路里边,一位是骑Ridley的老哥,另两头和我年龄相仿,一个骑车队版SCOTT,一个骑DE ROSA。DE ROSA是俱乐部里的超级发烧友兼高级技师,可惜玩得太高端,明确告诉我们说3万以下的车不要来麻烦他。SCOTT和DE ROSA体型和腿型同属一类,都有极为粗壮的大腿,说明喜好平路飙车。总而言之,等着这五个人就可以了。
我们从翠微路出发来到石景山喜多隆购物中心,在城西还有一波儿队友等候会师。
(骑行中我的脑袋突然发飘,意识涣散难以集中,大概持续了几秒钟。稳定后我观察了周围环境。当时刚好位于高架桥下,温度并不高,四周也没有风,也没骑有多少公里。至今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总觉得不是中暑前兆。)
途中偶遇一只公路大部队,大概有二十几辆公路车。没有队服,没有队型,似乎也没有领队和收队,总之不是很正规。说实话,所有小轱辘都有一颗暴虐700C的野心,而今有这么多小轱辘凑在一队很难不起波澜。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年轻些的队友早已提速,混在了公路队列中暗暗挑衅。公路那边有人开始提速,但并没有动真格。我们两队人马足有四十口子,可队型却越拉越松。最终公路那边有人压住速度,这场战斗才算平息。
公路们沿路向西,估计是去爬妙峰山。我们在最后一个路口再次北上,一路骑到黑石头村口,也就是公交车597路总站位置。打老远我便瞧见一队公路在卸车(4+2出行)。心里无比喜悦,这可和刚才那群土八路完全不一样,这回碰见正规军了。那整齐的队服看了让人血脉膨胀,京城业余圈儿里小有名气的TeamTop巅峰车队。车队里全是成功人士,这一点从他们那些豪车便能看出来。这群人不但装备牛,人更牛。我心里一直有个大大的问号,他们这么牛,和豪车有多大干系。这可能和摄影一样。
我们这对小折的突然造访并未影响到公路大神们,他们友善的让我们先行一步。可事实上这是高手的作风。先放别人过去,然后一一解决掉他们。一想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先起跑反倒被超越,心里多少有些恼火和烦躁,然并卵用!
转弯后立刻进入缓坡。一路低调的Ridley公路老哥突然提速冲了出去,那速度和我平路速度比只快不慢。目测冲坡速度20+,当真是如履平地般。剩下那两头公路中的Scott迅速作出反应上去追兔子,这都是经常飙车形成的条件反射。紧接着又上去几辆小折,由此队伍节奏彻底被打乱,队员距离逐渐拉开了。
我没有立即作出决定,因为真正的禽兽或许还在身后呢,不是还有一头公路没动吗!说曹操曹操到,最后那头公路,骑De Rosa的超级技师,按耐不住要动手了。这和我猜测的相符,他也在观察别人。当他起身摇车时我也加入了战斗,紧咬住De Rosa一同追赶前面的人。直到把体力不如自己的人一一追上以后,我立刻提速甩掉了De Rosa。这时候我前面就剩下了率先出去的Ridley和Scott了。Scott是辆7kg以内的豪车,但可惜他今天他没有穿锁鞋,看他的骑行速度和表现,拿下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再前面的Ridley完全是另一个次元水平,在我能力范围之外。
搞定了Soctt并与他拉开一段距离后,我放慢了速度。前面有多长、有多陡我还不知道,绝不能莽撞。就在我减速的一刹那,TeamTop的人静静超过了过去,他们什么时候上来的?他们两人一组形成小队,擦身而过时踏频、速度、呼吸,完全没有起伏。只一个“稳”字便能体现出高手的本质来。以他们这样的速度不知道能不能撵上Ridley。也许Ridley就是不想被他们撵上才率先跑出去的。当TeamTop超我时,我的呼吸可以说是苟延残喘,心率也快提升到嗓子眼,以我这样的表现是无法和TeamTop相比的。我看过他们车队的训练战报,成员全都是体力强悍的铁人。据说他们队伍中还有体校在读生,也听专业车手聊过,建议业余骑友去体校观摩学习,主要看体校如何锻炼体能的。据说普通老百姓是很难达到的。
临时领队骑着他那辆电助力自行车跟了上来,在双泉寺山下的分岔口拦住我们,示意停下来休息。因为真正的坡此时才开始,刚刚只不过是热身路段。仅仅热身就搞得如此狼狈,果断停下来休整。Scott没有停车继续往前骑,这样看他的体力比我好的多。后面的队友一个个跟了上来,开始骂娘和神侃。
新队友使我回忆起第一次参加活动时的情形。那次去十三陵,基本都是平路,只有快到康陵春饼村时有一段小坡。我那时还是个新人,领队给我安排在第二的位置,也就是跟在他身后,直接说就是怕我掉队。我倒是没犯怂,一直咬住了领队。结果在那个小坡上只有我没有掉队,我和领队甩了其他人很远。以后的活动也有爬坡,我逐渐可以脱离领队单挑了,但总会有某个人在我能力范围之外,我最好的成绩总是“第二”。
片刻的休息后我们开始真正的爬坡。我还是老样子,起步就被被人甩了。但这次前面的人比之前稳多了,没那么着急了。被虐过才会有成长嘛。等后面没人超了,我开始反追他们。当你在别人前面骑和在别人后面骑是完全不同的。在别人后面骑时,前面的人就是你前进的目标。而当你超过了所有人处在最前方时,懒惰的念头便会膨胀起来,不断打压勤奋倔强的意志力。尤其在别人观察不到你时,下来推车的念头就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强烈。在第一个补水站前,有一个坡度14%左右的短坡,也是传说中的R级推车点,最终我还是下来了。挫败感立时涌上来。骑友的游记里提到过,有几个坡下车后很难再骑上去,第一脚你就踩不动。这里应该就是那种地方吧,在这里推车也并不轻松啊。推上去后,一点儿兴奋和喜悦的心情也没有。想放下去再试试,细想来还是会推的。
补水站,TeamTop的大神们早在遮阳伞下休整。有谁歇够了就放坡下去,然后再骑一遍。人和人的差距真大。回家后我看了他们的微博战报,这一段他们反复爬了5遍之多。
我和先到的Scott休息等队友。最先上来的Ridley老哥又返回下面找其他人,其实就是没骑够。我上来时Ridley老哥就下去过一次,算来他也骑了3遍。叹息自己退步的太多太多,其实就是不到4公里的小坡,如今竟骑得如此荒唐可笑。我一直钦佩的一位小折高手,曾经骑小车单日内完成“标准九字”(戒台寺---谭王路----大村-----高崖口----菩提路----东方红-----禅房----妙峰山----阳台山)。前几日得知,高手因长期荒废,体力早已不复存在。看来退步的速度好似排山倒海般的迅猛,难怪一个老骑友说不锻炼就得死。
等了十几分钟,后面的人陆续赶上来。在骑行活动中掉队的人往往最吃亏。等你刚刚追上队伍,先到的人早已养足了精神,并且早以等得不耐烦了,留给你休息的时间很可能是零。这次队伍拉的确实有些长,有些人还没上来我们就继续了。下一步往雷达站骑,我还是老二的位置。
算起来我玩摄影十年,骑行也快三年了,可交到的朋友却不多。尤其玩骑行这几年,按理说我每天上下班都骑同样的路,怎么也能混几个面熟吧,可惜没有。我承认自己从没休闲过,太着急,太好胜。大家都把骑车当成是锻炼项目,以骑车交友为目的。而我纯粹为了超过别人而骑。我骨子里还是解不开玩摄影时的那个大疙瘩,总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弥补器材上的不足,总想着屌丝逆袭。我确实超过很多人,但也把时间挤得满满。现在想想,我原本可以得到许多更为宝贵的东西呢,却为了一个错误的执拗而失去了太多。
从雷达站到鬼笑石没有多远。写着“鬼笑石”三个字的石头我找了变天,原以为是一块很大很醒目的石头,其实不过是石堆里的一块小石头,也就脚掌那么大。到达终点了,大家可算松了口气,可我却高兴不起来,今天骑的太差了。TeamTop的人在我们之后也抵达了,他们似乎也不兴奋,这个坡对于他们来说真是饭前甜品。无意间听到他们闲聊,原来他们还要去爬妙峰山。我搜到他们的微博,那天他们确实意犹未尽,有干了一个大活儿――爬妙。真是难以想象的差距啊。
下山时Scott和De Rosa先放了下去,Ridley老哥继续爬望京楼,都不知他何时走的,我们队伍确实太弱了。之后我翻了Ridley老哥的微信朋友圈,原来还参加国士博途测试赛小折排成了一排。我超害怕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