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八篇:再聚涌金楼

标签:
杂谈 |
四老汉再聚涌金楼,前周我们刚在这儿聚过,这凳子不还热乎着呢......
涌金楼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其始建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当时不仅为北宋时期翰林学士领受庆宴之地,就是宋室南渡后仍为官家的酒楼;南宋时期,涌金楼重建,仍是考取进士、状元后举行状元宴的酒楼,俗称“状元楼”,可见其曾是何等的繁华、气派,只是后来才逐渐没落的,1925年还沦落成辛亥革命元老黄元秀的私家宅院;转眼到了1965年,又改建成涌金茶室,才有了点接地气的味道,2002年该建筑修复并恢复“涌金楼”之名,仍具备茶室的功能,这么罗里罗嗦地盘了一遍,足见其命运多舛。
其实呀,我儿时清楚地记得,这地儿就叫涌金公园,楼的位置好像是个少儿科技馆,紧挨着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爬满藤蔓的长廊,当时的涌金公园正大门,朝东对着开元路,路旁是那条浣纱河,因为当时我家就在开元路上,所以,涌金公园是我儿时最常来玩耍的地儿......,哦,还有,记得读初中的时候,那一年横渡钱塘江因受台风影响,临时改为横渡西湖,我们就是在涌金公园这头下水,游向对岸的平湖秋月上岸,官方组织的横渡西湖,这大概算是唯一的一次了......
四老汉这次再聚涌金楼,商量着今年的暑期大事,当初我怎么也没料到,暑期自驾游的传统,还能保持进入到第六个年头,按赵本山小品的话讲,缘分呐!人这一辈子可长可短,过的如何,说到底,都是缘分,既然缘分没尽,还在,那就交给时间吧。
人还是四老汉,只是渐渐又老去,岁月如刀不假,总是不经意间滑过,脸上或深或浅,留下刀疤痕迹,让人不堪目睹,但如果没有这些再也无法抹去的记号,说是那就会像部队里的小战士,身上没有职务,肩上没有豆豆,再好看也是没人看的,因为没有斤两,呵呵!
前一篇:第一千九百零七篇:战友重逢
后一篇:第一千九百零九篇:父亲节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