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格里拉白水台景区,我遇见了东巴老人(东巴昰纳西族的一支),免不了又噶事噶非,与老人席地而坐,促膝长谈了一阵。
东巴老人今年75岁了,在景区卖点香烛,是附近白水台古都村人,老伴大他一岁,育有三男一女,是祖祖辈辈土生土长的这儿人。
我好奇地问了他好多的问题,他说在他小的时候,这儿是不通公路的,完全生活在极其封闭的大山深处,在村里读到小学三年级后,因没钱交学费而缀学了。
他说,村里当时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生活真的很苦,照明靠点松树木,用水就是山上的水,交通则靠双腿,他指了指身后的大山,从村里到香格里拉,得从那儿翻山越岭,快则二天半,慢则就要三天了。
我问,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好起来的,他脱口而说———包产到户。他现在家里有6亩地,种玉米、土豆、地瓜,根本就吃不完。我说,吃不完去卖钱呀,他说,不,喂牛,喂猪。我问,养了几头牛,他说,两头,我又问,那谁去放牛?他说,不用放的,每年4月它们自己到大山里去吃草,一直到9月份,天冷了,它们就会自己走回家来的,不用管的,家家户户都这样的。呵呵,这事儿我怎么觉得像听天书一般,太神奇了。
我又问,家里养了几头猪,他说,十三头呢,我说,养那么多买钱?他哈哈笑起来,说他们喜欢吃肉,一年要杀三头猪嘞,啧啧,瞧瞧。
说到兴处,还告诉我,他有医保,政府每到年底还发给1500块钱,一付很是心满意足的样子。说话间,还掏出了一包红塔山烟,要请我抽,我摆摆手,说早就不抽啦。
临离开,我提议,要不我们一起照个照?他说,好呀,这背景地儿就是他挑选的,照片是由同行的良培兄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