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娘子关村里的老老少少(当然现在都只剩下老的了),都是当年守关将士的后裔,这一下就把我忽悠的肃然起敬了。
在紧挨着城墙跟的村里,随便荡荡,拍拍照片,我还与这位老人攀谈了起来。老人家1942年生,他说,他们家祖祖辈辈己在娘子关生活了第20代,我说,你咋记得这么清楚?他说,有家谱哩。
老人说,他家祖上是江苏人,明崇祯二年,第一代人当兵来守的娘子关,然后,就在这儿扎下根来了,并反复与我强调,他家祖上最大的官曾做到三品,曾有过半朝官员都姓“滦”的辉煌
(老人姓滦)。
老人还说,他父亲老底子是在石家庄开票号(钱庄)的,1958年被公私合营了,我暗想,他应该有过一段很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老人还给我讲述了当年抗战时期,阎老锡率晋军和中央军在娘子关抗击小鬼子的事情;又说起了如今的生活,这房子虽都是私人的,但都由政府统一出资、规划和维修,不让用煤和气,全部得用电;每半年发一次油和面,年底还发他6000元钱,看病还有医保。我说,那你现在的日子可比过去好很多了吧?他却说,不行,还没过去好嘞!我一楞,什么?还没过去好?哦,我忘了,他家老底子是在石家庄开票号(钱庄)的,曾是个富二代,呵呵,守关人的后裔,骨子里还是透着执拗和耿直。
聊了一会儿,我说,一起合个影吧,老人说,可以,未了,我还把手机里的合影翻给他看,他嘿嘿地乐了。
后听人说,老人家每天都总是这样坐在街边与游人攀谈的,我想,那不就是每天都在向过往游人述说着昨天的故事------他家祖上最大的官曾做到三品;曾有过半朝官员都姓“滦”的辉煌;他家老底子还在石家庄开过票号(钱庄)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