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篇:春游

(2021-04-21 08:47:41)
标签:

杂谈

         "宝马香车正踏青,岂知已自过清明",谷雨当日,春游大巴,载着一帮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快乐地行驶在杭金衢高速上,先去义乌的分水塘村,参观陈望道先生故居,再捎带着看一个佛堂古镇,包吃包喝还包车,感谢政府。
        春游是我们今天的说法,古人称踏青也叫探春,英语读作Spring  Tour,那吊丝说的就更有意思了--------离开自己呆够的地方去别人呆够的地方。
        春游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远在先秦时就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的,不管咋地,年头不少,包浆老厚,算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点精神和文化遗产。
        总是依稀记得,儿时的春游,那会儿也叫"远足",高年级可到更远处的六和塔或灵隐,而低年级只能在岳庙或花港公园(那会儿都叫西山公园的)。直至今日,还有很深刻的记忆,我们在岳庙的大殿里,小伙伴们互相扔"乌宣头"追来追去的打闹,"乌宣头"是老底子的杭州话,就是指地瓜或番薯,"乌宣头"""""字,不雅,现在很少说了,若你还能口吐芬芳"乌宣头"三个字,那你这个杭州人就算很精致、很牛逼的了。困难时期,粮食紧张,"乌宣头"是粮本里的标配,家家都得吃,不吃也得吃,一个都不能少,吃的刮都刮刹了。
        还是说春游, 杜甫同志曾记录了盛唐时的春游------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白居易同志还在《春游》里戏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今日春游,还是缺了不少人。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篇:春游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篇:春游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篇:春游
                                      参观义乌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篇:春游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篇:春游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篇:春游
                                            捎带着看一个佛堂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