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博众投资 |
股指暴跌下,各种救市措施纷至沓来,但截至到上周末各种救市手段都没能阻止大盘连续大幅度杀跌,没能抵挡住近1500家个股连续跌停板的巨大冲击力。趋势已成,就像山顶滚落的巨石,动能越来越大,小规模的救市措施无异于螳臂当车。就看本周起,证券行业1200亿救市资金、3000亿保险投资基金以及社保资金、中央汇金资金能够以多快的速度和规模入市了。应该说降低交易费用、优化两融业务、暂缓新股发行、入市购买股票这些救市措施能够改善市场的供求关系,延缓股指下跌的速度,但不能改变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因而很难改变股指运行的趋势。长期来看,真正能够提高股市整体估值水平,支持市场长期走牛的救市政策还是要通过降息降准的手段,降低全社会的无风险收益率。降息降准央行已经做了,效果尚未立刻显现,未来仍有空间。
股票本质上是浮动收益的债券,与债券区别在于有风险需要有风险补偿,另外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有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股市整体估值水平大致可以用公式:(1+利润增长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1-利润增长率%)来计算:
从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看,股票的长期收益平均比债券高4%,这基本相当于全社会对于股票投资所面临风险的补偿,也即风险溢价。在考察中国股市时,姑且借用美国的历史数据。无风险收益率一般是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但是目前看有一个更社会化、更及时反映动态变化的无风险收益率率是余额宝收益率。随着央行一些列降准降息动作,余额宝收益率近期出现跳水,从年初的高点4.57%,降至目前的3.406%。2014年度沪市公司整体业绩共实现净利润约2.06万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放缓,较2013年13.06%的增长率下降8.07个百分点。如果两年平均一下,利润增长率9%。如此简单推算一下目前市场状况下股市平均市盈率的中轴应该是:(1+9%)/(3.406%+4%)(1-9%)=16.2倍。其中,创业板2014年利润增长率达到22.71%,对应的理论市盈率水平应为:(1+22.71%)/(3.406%+4%)(1-22.7%)=21.4倍;中小板2014年利润增长14.66%,对应的理论市盈率水平为(1+14.66%/(3.406%+4%)(1-14.66%)=18.1倍。当然,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利润、股价波幅不同,要求的风险溢价会不一样,这里略去不计。
对比一下截止上周末各大指数的静态市盈率:创业板93.78,中小板板56.83,深市主板29.73,沪市主板18.1,上证50指数12.02(7月2号),上证180指数14.67倍(7月2号),在目前的利率、增长率水平下,真正低估的只有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上证主板指数基本合理,创业板中小板仍然严重高估,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沪港通资金、中央汇金还是证券行业救市基金买入品种都指向蓝筹ETF,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不可能为高估值泡沫股买单。
如果央行加大救市力度,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将全社会无风险收益率降至2%,则整个市场的理论估值水平提升到(1+9%)/(2%+4%)(1-9%)=20倍PE,上证50指数就有67%上证空间,上证180%指数就有36%上证空间。创业板中小板理论估值水平分别提升为27.4和22.4倍PE;继续宽松到1%无风险利率,则整个市场理论估值水平上升为24倍PE,创业板中小板分别为31.7和26.9倍PE。如果无风险利率降为1%,则上证50指数理论估值升幅100%;上证指数就有希望在突破8000点了。
几年来习惯创业板中小板极高估值的投资者可能看了创业板目前状况下理论估值21.4倍、中小板18.1倍PE会极不认同,甚至十分生气,可是你看看香港股市的市盈率水平你就会多想一想了,难道香港以及全球的成熟机构的投资者都是傻子吗?深港通年内如果不出意外就要实施,想用20倍以下市盈率买进小型新兴产业股的投资者一定不会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