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博众投资 |
首先:股票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是很普通、很常见的市场行为,从业人员要有抗压能力。打开K线图,创业板指数在2014年表现远较主板市场落后,创业板龙头品种乐视网2014年全年下跌了63.9%,华谊兄弟下跌了5.23%,在去年底流传的笑话是“还我熊市”,因为“熊市挣的钱,牛市亏掉了”。这说明即使你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你信奉的是“成长股”理念,也不是一帆风顺,也要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只不过本轮行情创业板等高估值品种起步早获利多,占据了相对有利的位置,价值投资起步晚,行情短促,相对被动。不过本轮行情远未结束,随着行情的演绎,价值品种仍有机会强劲表现,整个行情下来,价值投资未必输给其他投资风格。作为信奉价值投资的从业人员,强大的抗压能力是基本的素质。“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做任何事,从事任何职业,都会遇到阻力,都有艰难时刻,巴菲特在2000年初也被认为是过时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没有考验,没有艰辛,持股不动,大赚特赚,岂不人人都成了价值投资者,这个市场还会有逢低买入的机会吗?好股票价格都高高再上,超额利润就没有了。痛点就是机会,价值投资很痛,机会就很大,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所以遇到压力,要有绝不放弃的精神,要“坚持最后五分钟”,坚持就有转机,不坚持,半途而废,最终的结果肯定两边都不讨好,免不了成为泡沫股的炮灰。
第二:价值投资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要对自己持有的投资组合深入研究,形成让自己内心信服的估值标准和投资逻辑。股票长期不涨,投资者肯定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疑问,涨有涨的道理,不涨有不涨的理由,投资者在市场中会看到很多看空的观点和研究报告,这个时候是很考专业能力的,如果你自己理论知识不扎实,对于这些看空的观点不能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你就很容易动摇,加上周边同事的劝说,就容易放弃,从而投资失败。所以价值投资虽然操作次数少,表面上看似简单,其实对投资者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价值投资在布局阶段往往是逆向投资,跟市场主流认识是反着来的,就需要你比社会大众有更高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要有远见卓识。这种远见不仅来自理论学习,还需要长期市场实践过程,要对上市公司发展变化有规律性的认识,同时要通过每一期财务报表检验自己的判断,如果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与自己的预期不一致,就要认真检讨,及时修正,该认错时还必须认错,不能判断错了还坚持不改,优柔寡断,错失战机。
第三:价值投资者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改变投资风格,成为一个“滑头”。看着其他股票涨,自己看好的股票不涨,投资者会对持股不动的投资方法产生怀疑,觉得价值投资不灵活,不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不如做短线,不如做个“滑头”,市场风格向哪个方向转,我就往哪个方向转,不与市场对着干,这样既不少挣,压力又不大,岂不很好?这个想法确实有诱惑,但是它隐含了一个假设,就是投资者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及时在上涨时买进,下跌前卖出。这个假设跟价值投资的认识是相反的,价值投资一个基本的前提性的认识就是——短期走势无法预测。我们没有能力通过已有K线,通过技术指标,通过量价关系判断股票短期是涨是跌。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短期走势无法预测,很多人却通过短线赚到了钱,这不是能力,是运气,按照巴菲特的比喻是掷硬币,总有个别人运气不错。今年通过短线在创业板上赚到钱的,实际是赚行情的钱,大多数未必跑赢创业板指数,只不过相对滞涨的价值型股票表现好而已。滑头往往都是趋势明朗之后才介入,涨幅最大的部分早已过去,由于介入位置高,稍有震荡就害怕,拿不住股票,所以获利空间有限,加之操作频繁,失误就多,大行情赚小钱,一旦行情由牛转熊,就会把之前的获利还给市场,并不值得羡慕。
最后,送给读者一句最近见诸报端的名联:“望远能知风浪小,淩空始觉海波平”。由于行情暂时受挫的价值投资要有登高望远的气魄,把沉郁的心情放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