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浅议“宝黛禅语”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宝玉与黛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我称之为“宝黛禅语”,这是《红楼梦》中最为玄妙、最具机锋的一段对话。许多人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字,未必读得懂、读得通。
先将这段妙言抄录如下: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
宝玉道:“有如三宝。”
黛玉低头不语。
这段话中,黛玉一番绕口令,含义用意倒不难懂,宝玉”呆了半晌“,以一句包含典故的老话作答:“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接下来,两人如老僧附体,用佛语、诗句作遮掩,追问爱与否,表达爱情观。宝黛答问之间,说了一番可入《景德传灯录》《禅林宝训》的话,真是莫名其妙,真是无比奇妙,真是妙言要道。
且听我慢慢道来----
黛玉用“和你好”“不和你好”二语,反反复复追问宝玉。宝玉答:“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弱水”出自《山海经》,古籍中叫“弱水”的河流许多。《玄中记》说:“天下之弱者,有昆仑之弱水也,鸿毛不能起也。”弱水之弱,连鸿毛都无力浮起。弱水三千,说的是弱水虽多,我呀只取一瓢就足够了。宝玉这是说,任凭那个“心”千变万化,任凭世间有多少好女子,我一心属意于你。
好个黛玉,揪住宝玉的话头,接着追问:“瓢之漂水,奈何?”瓢随水飘,不能自主,怎么办?问的是宝玉,你的心若是随了宝钗之性,又怎么办?
宝玉答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水是水,瓢是瓢,水流水的,瓢飘瓢的。宝钗的性情由她,我的心由我,我要从便从,不从她又奈何得我。这段话中有些《六祖坛经》中“风动,旗动,心动”的影子及影响。
黛玉穷追不舍:“水止珠沉,奈何?” 水不流了,珠亦沉了;要是你心爱的人死了,你怎么办?
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两句话,句句有典。“泥絮”句,宋代释道潜《赠妓诗》有句:“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说的是,寻常人心思如飞絮不定,禅心已定时,万念俱寂,心就像那被泥沾住的飞絮一样,不会再作轻狂之态了。“鹧鸪”句来自于郑谷诗:“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宝玉用两个诗句回答黛玉:我的心就像柳絮沾了泥一样不再飞扬;即使听到春风起、鹧鸪叫,我也不会心有所动,到处飞舞。
黛玉听明白了,再坐实一问:“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佛门的第一戒律就是不说谎话,你可要说话算数。《大智度论》卷八有“十善”: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两舌,6、不恶口,7、不绮语,8、不贪,9、不瞋,10、不痴。其中第4、5、6、7条,都是对言语的要求。
宝玉起誓般地回答:“有如三宝。”“三宝”即,指佛、法、僧。我说这话,有如面对佛法僧,佛法僧可以作证。
黛玉满意了,不说话了。
黛玉的追问,真像一派宗师。宝玉的回答,真像一个登堂入室的高僧。
日后,黛玉大师对释宝玉说:宝玉,宝玉,你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