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颐和园中有个花神庙。我到颐和园一千多次了,还没到花神庙。这不应该嘛。

且夫天地之间,人学习万物,跟禽兽学习竞争互吃,跟花草学习柔美性情。我想,若没了花草在万物中间和气,世间不知将乱成什么样子。花神派往人间的每一朵花都是天使,都是护佑人类的神灵。

得赶紧拜见花神呀。

花神名女夷。冯应京《月令广义》曰:“女夷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淮南子》曰:“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一样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书中还说到杏花神,芙蓉花神。《镜花缘》中说到百花仙子。

花神庙,里面住着总花神和百花仙子吧。 友人说,花神庙是颐和园最小的庙。

小,好。小草小花样不起眼,几乎

李白诗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吹吧,不过,我喜欢这首诗中的精气神。

李白之“杀”?用刀?用剑?可能是剑,他有诗句曰“拨剑四顾心茫然”。

贾岛诗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老贾说的是剑。

眼下,这把匕首,红酸枝的把,满握一把,正好把玩。从一针一线缝制的皮鞘中抽出,短刃闪光,只是把长的三分之一,还要弱一点,真好。我更愿意叫它小剑。刀片上面,浅雕的云纹是有情的波涛及群山,恍惚间又是《山海经》大荒山褶子中的一张张奇异的脸,看出来个个都有个好心眼。

此刻,这把小剑在我手中,像武器一样安静。

小小的,短短的,不开刃的,它不是武器,更不属于杀器。

它是通过小剑这种形式,表达物的美和心思的好;它是借这种形式中蕴含的

得谢涛《慕存斋藏金石•古砖卷》签名本。

谢涛老朋友了,我经常到他工作室掠食他的书画,经常在一起喝个小酒。酒话中,知道他开始收藏古砖,且侧重于带有姓氏铭文的古砖,以为剑走偏锋,创意甚佳,见成效不易。

没想到,他从2014年开始收藏“姓氏砖”,到2019年收了近1300块,遍及两汉至晚清,涵盖姓氏230多种。可以想见他研究古砖的样子:抚摸古砖若抚婴儿屁股,读古砖一笔一划如捧《说文解字》。他摇身一变,成为“姓氏砖”收藏第一人,中国“姓氏砖”首富。怪不得他的字画也日见进步,原来是偷来了先人的遗风流韵,养富了自家精神。

谢涛从藏品中精选400多块古砖,内含200多个姓氏,结集为《慕存斋藏金石•古砖卷》,由线装书局出版,一部大书,堪称

(2020-10-14 22:45)

颐和园有两座模样相似的桥,一座在南门叫绣漪桥,一座在西堤叫玉带桥,汉白玉砌成,上下各近40个台阶。这些桥属于审美而不是实用。若是实用为上,就不用高高拱起了,恐高症站上面有些恐高。

有天听见一老人对着手机大声说:你在前面那个罗锅儿桥等我。

罗锅儿桥?看他向南门走去。我默了一会儿,明白了,老北京取绣漪桥玉带桥的形象特征,叫它们罗锅儿桥。这无所谓俗雅,这是日常生活。

我跟着老人,来到罗锅儿桥,爬上罗锅儿桥。一些老词冒出来,长成一则民谣:

上罗锅儿桥,上罗锅儿桥,一磴儿比一磴儿高,看见那树喀杈上站个鸟。下罗锅儿桥,下罗锅儿桥,后蹬儿更比前蹬儿高,看见那搭拉柳丝儿风里头飘。

 

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是《辋川集》中的第十八首。

“辛夷坞”的命名,既来自于辋川的一群辛夷树,又来自于屈原的《山鬼》:“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坞,是四周高而中间低的山地。

辛夷,就是木笔花,就是春天常见的紫玉兰。辛夷花,就像长在树上的芙蓉花。

我猜想,有一天,王维在青山翠谷、岩穴溪流之间优游,一只鸟或者一只蝴蝶把他引向了山林深处。幽寂空谷,道路在身后消失,仿佛进入《山海经》中的大荒山中。不期然而然,他一头撞进一个古老原始的时空,一个无人动过的陌生世界,一个独立于大唐王朝之外的土地,一个红尘飞不到的地方,这里长着一群不为人知的辛夷树,鲜亮绽放,自开自落。王维被惊住了。“当下”那一瞬间,扑面而来的辛夷花直接契入他的生命,他顿时

标签:

杂谈

 

树立天地间/胡松涛
 (载《延河》杂志2019年第3期)

我爱一棵树甚于爱一个人。
——贝多芬
 
人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树木才是真正的百年大计呢。
树与优秀的人,谁更优秀一些呢?好像还有一比呢。美国诗人朗费罗说:“诗,是像我这种笨人写的。只有上帝,才能创造一棵树。”
上帝创造了一棵树,然后让众生去学着种树。
林生祥的《种树》唱道:
 
种给离乡的人/种给太宽的路/种给归不得的心情
种给留乡的人/种给落难的童年/种给出不去的心情
种给虫儿逃命/种给鸟儿唱歌/种给太阳长影子跳舞
种给河流乘凉/种给雨水歇脚/种给南风吹来唱山歌

标签:

东东枪

六里庄遗事

胡庄子

聊斋

阅微堂笔记

分类: 胡庄子·书记处

批评东东枪的《六里庄遗事》

 

批评东东枪的《六里庄遗事》

   
    东东枪《六里庄遗事》,好看,真的好看。

     
 
厚今薄古地说,比《聊斋》《阅微草堂笔记》好看。厚古薄今地说,跟《聊斋》《阅微草堂笔记》一样好看。

     
 
——奇书。以爱奇好奇之笔,写奇人奇鬼奇事、奇思妙想,展示出奇异的世界观。澎湃奇诡,每一页都飘着奇气。更奇怪的是,那些不该出奇的地方,往往出奇。还有一奇,就是读的时候你想从哪一页读都可以,胡乱翻开一页就能读,隔上几十页也能读,反正不影响人物事物

(2018-09-03 16:53)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1UDgnkzy7nl5BZBG74f

 

       颐和园内,仿杭州西湖的西堤,建了一个长堤,又叫西堤。
       长堤上,从北到南有六座桥,依次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可是,认真地数一下,无论由南至北,还是由北向南,都是七座桥。原来,中间夹着一座野桥。它在练桥与柳桥之间,无名,姑且称之为野桥。那桥,没有楼亭飞檐,只是几块石板铺就,简陋,简单。
       我步量过,杭州的西堤,由南走到北,要五十分钟;颐和园的西堤,从这头走到那头,二十分钟就可以了。颐和园的西堤,我走了多年,每每走不厌。

http://s1/large/001UDgnkzy7nl5B9jJT91

 

        走西堤,宜早,宜晚。早晨,草木苏醒,晨鸟

(2018-07-09 23:05)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1UDgnkzy7lUbihlEtd9

 

浅议“宝黛禅语”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宝玉与黛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我称之为“宝黛禅语”,这是《红楼梦》中最为玄妙、最具机锋的一段对话。许多人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字,未必读得懂、读得通。
先将这段妙言抄录如下: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1UDgnkzy7kfRlfcO74b

 

林中漫步(61--70)

61

出门看天阴,会不会下雨呢?古人卜了一卦:“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郭沫若《卜辞通纂》第375片)不是写诗,胜似诗。

汉代有个人看采莲,他看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一派天然,好得没法说。

杨泽有首诗叫《拔剑》:“日暮多悲风。四顾何茫茫。拔剑东门去。拔剑西门去。拔剑南门去。拔剑北门去。”因为有了前面两首“诗龄”长者在,再读这一首,“东西南北”感就不那么强烈了。

(“小昭娘”妙评:前两首写诗的人不需要位移,后边这位四个门转了一圈,少说走了一万步了。)

62

樱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这是我喜爱的慢生活。

猎豹从静止到时速70公里,只要4秒钟。这是我欣赏的迅猛力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