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心性--男装设计师周翔宇专访

(2013-04-23 22:26:54)
标签:

伦敦时装周

xanderzhou

周翔宇

时尚

分类: 专访

http://s16/mw690/6879adb9gdb080e8896bf&690

男孩做男孩的事


在历经4个月的准备时间后,周翔宇最新13春夏系列“Homies”受邀来到伦敦男装周。这其实已经是品牌Xander Zhou第二次来到伦敦。主题“Homies”是来自嘻哈文化中钩肩搭背的哥们称呼,周翔宇坦言自己对嘻哈文化并不了解,嘻哈风格更是与自己平时的穿着风格相去甚远,而恰恰是这样来自未知领域的空白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在设计师眼里属于年轻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他取之不竭的灵感宝藏, 这些藏于绅士心中的街头男孩并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国家或是文化,取材于不同男孩群体的既定形象加以新鲜元素在这个系列里演绎出一番新的惊喜。 用设计师的话来说,这次的主题就是一帮男孩子,当这些男孩们在一起就会做一些男孩的事情。在这个的舞台上,调皮至出格或是时髦到古怪,一切都是可以被原谅的:帽衫下叠穿着及地长风衣;错位的短外套在肩膀位置翻出夹棉衬里。这些男孩的情绪与年纪并不相关,一本正经的西装拼接着运动衫的罗纹袖口;光泽可鉴的成熟油头暗藏调皮的胡子造型。灰黑主调中偶然间或的明亮色彩就像是心底那个轻哼“Boys will be boys”不时蹦跳而出的调皮少年。


除却将许多司空见惯的日常服装经过在结构上的新颖改变外,材料和细节更让这个好玩的系列耐人寻味。系列的出发点始于将高级时装材料与街头化风格结合:即便是最普通的帽衫也是由羊绒所制成;藏于毛衫当中的夹棉已然将毛衫变做一件棉外套;自行研发的反光涂层面料用在在大衣的边线和衬衫上的字体,一旦遇上灯光就会闪烁不已--这些颇费心思的小细节让整个系列来的更加丰富而饱满。早在国内就常与朋友合作办秀的周翔宇此次的作品同样是他和他的“Homies”共同创作的心血:秀中每一双鞋子,镜到细小的胸针手环均是来自不同朋友团队的设计。这个集体创作更远非“搭配”那样随性简单,早在几个月前的企划过程里,这些伙伴便互相参与到各自的设计讨论之中,有了朋友的力量为服装添砖加瓦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其实这个调皮少年的主题更像是周翔宇的个人写照--设计之外生活之中的周翔宇向来是如此一位大男孩:结交着各行各业有趣的朋友;信奉“Work hard,play hard”,紧密完成工作后总会要犒劳自己痛快玩一场;精力充沛到不时去跨界当造型师或是做杂志客座主编。旺盛的好奇心与十足的干劲下,是少年热忱般对待生活和设计的激情。





做纯粹感的设计



最早修读工业设计的周翔宇,因为在生日时候收到一台2手缝纫机开始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之路。在荷兰Den Haag服装学院毕业后就任于Jeroen van Tuyl男装品牌,回国后源于一份对男装的热情创立Xander Zhou品牌。从众多电影节红毯定制服装到各国时装杂志的热门报道,很快周翔宇式的风格男装开始打出了一番天下。男装与千变万化的女装不同,严谨的工艺要求之上更多的是细微的调整变化。既不愿迈上商业的康庄大道更不想以“怪”来博出位,另辟蹊径的周翔宇打破了男装中那份原有的着装比列,没有太过夸张的造型下自有一番别致而连贯的摩登感。


周翔宇一直觉得设计是个私人化的,同时又是很任性的事。在以往系列的过程中,他曾经尝试过换位思考。比如说在参加show room时考虑买手的喜好来适当调整自己的设计。而事实上买手在挑货时往往都选择了非常具有他个人特色的作品,聊天过程中不少买手告诉他:“我们买你的货,买的就是这份与众不同,如果和别人一样识别度没有那么高,那为什么要买你的。”这番对话也打消了他心中对于市场与设计间的疑惑:现在市场上现在有太多又不好看又不难看的服装,不少设计师为求走量好卖踏上这条保险的中庸之道。然而模棱两可,不好看也不难看的设计,既不能打动他人更是磨灭了设计师个人的存在。在几年间的设计中周翔宇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事实上别人喜欢你的作品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如果一味跟随大方向,设计师的个人角色也就毫无意义。对于服装来说,我希望自己做一个纯粹感的人。” 设计与商业其实并不矛盾,事实上在他的设计中也不存在这个问题,他的每一个系列不乏非常个人化,有最新想法的实验之作,也有非常多的基本款。他说自己是一个很难停留在中间的人:不喜欢将基本款和show piece结合,宁愿选择把基本做的非常基本,把先锋做的非常先锋。



在设计之中他很少会刻意收集灵感,因为迫于压力找灵感是个特别被动的过程,也无形为设计减少了一分趣味。热爱买书的周翔宇更愿意在平时在看书的时候,很快地把所见所想下来很快把它画下来,因此许多概念早早存在他的脑海中,这个大型的素材库只等每次需要时派上用场。在创作新一季系列时,他会回头看看这些素材并选一个当初最感兴趣的点深入进去。作品对于他来说更像是生活轨迹的纪录。记录着每一年的喜好,遇到了新的朋友或是发现好玩的事,这些东西都会在每一季中有所体现。他并不会设定一个特有的设计模式把每个系列都套进去,而是顺其自然地让设计随着想法的变化而变化。在与国际时装周接轨后品牌也面临一些内部运作的变化,时间变得更紧张,每一步流程都需要严格按照时装周的计划表完成。第一次在巴黎时装周Show Room中取得不俗成绩后周翔宇也并未急于向国际市场扩张,对于他来说品牌目前的方向就是趁着他还年轻,把最新鲜最好玩的想法拿出来,因为他不知道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讲他的热情与激情可以持续多少年。趁他与设计热恋的过程中,把最好的作品奉献出来才是当务之急。



心眼小做不了大设计


从07年建立品牌到如今2度登上伦敦时装周,短短不到5年间从中国男装设计的新兴代表一跃成为国际时装周的当红炸子鸡。在2012年伦敦首秀时,Style.com的首席编辑Tim Blanks也对他的设计赞不绝口。如此的蹿红速度和圈内齐夸的好人缘让不少人将他定义为如今时尚圈内的“明星设计师”,说他活在光环之下,是一个派对动物,社交高手。倒是他也懒得为自己专程辩白:“虚荣心人人都有,在一开始的时候取得成功确实会骄傲,而这种骄傲也可以带给你与父母朋友分享的快乐。但当这些形成一个阶段的时候,就需要从这里抽离出来。所有的光环都只是光环,如果你总是呆在光环里不做事也挺没意思的。”他不否认名誉和社会地位会为一个设计师带来很多机遇,有人关注应该感到开心,但作为设计师却应该忌讳自己关注自己。其实无论是热衷派对也罢,沉寂在工作室也好,一个设计师最终说话的只有他的作品,这几年间每一季的系列都不是周翔宇随随便便的玩票之作:“是敷衍还是努力,大家都能从作品中看出来,所以很多谣言也不攻自破。” 



当今的时尚圈中,不少年轻人奔着成为设计师的鲜亮光环而来,然而从建立品牌到一步步发展并非是件口头称快的事:“并不是说你在毕业之后,取个品牌名字,做个商标再设计几件衣服就管自己叫独立设计师。设计可以是任性的,但这个职业选择和未来其实都是一个需要再三推敲的路子,各方面的经验都需要一个积累。”他笑称自己一路走来运气都很好,每走一步中的紧要关头总有“天时,地利,人和”帮助他把握好这个时机:毕业后的工作让他第一次参与到巴黎时装周也让他了解品牌运营管理之道;从创业之初就有良好合作的工厂和团队,随着品牌发展团队更是日趋扩大;无数的朋友更是他在事业中最好的伙伴与帮手。事实上好运的背后是周翔宇几年间丝毫不松懈的努力,然而这个努力也没有那么大的功利性,一切不过是因为这一切是自己所爱,自然而然的倾尽全力。


扎实的功底与诚恳的设计态度外,友善的个人魅力无疑也为他加了一把火。周翔宇心中做设计本身而言更像是做人,“豁达”是他人生观与设计观的双重标准。变得更加豁达,活的真实才能保证创作之中的那份纯粹。在他看来设计师与艺术家有一点相似:都是一个跟别人分享的角色,这种源于生活的表达中,只有对于生活越豁达眼界才能越豁达,从而才能跟别人分享更好的设计。“生活里有很多跟你不一样的人,还有许多你不赞同的事情。事实上你没有必要反对他,只要知道自己不喜欢就可以。豁达地看待所有不一样的存在才可以活的开心。”因此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评价对他不过都是一笑了之,笑过以后开开心心地做设计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当人们质疑他的走红速度他全权把这当作一份褒奖;而设计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境界,当所有人都说好反而就成了无聊,很多时侯来自朋友的反对意见反倒促成了他更多新鲜的想法。坚持和专注在漫长的设计之路中固然重要,豁达反而是他最希望设计中凸显的部分。 时装的本意不是愤怒更不是苦,没有人会愿意穿一件苦逼的时装。更何况心眼小的人难以做出大设计,设计师只有让自己生活的好才能给别人传达很好的正能量。


“让一切都有趣”是他在创作中会再三强调的事:“我从不想把设计和时装太当真,更希望自己可以保持一个玩的态度并且乐在其中。当一个人每天都在强调Fashion这件事时,你就会反问自己这个事情是否真的这么重要。”在他的眼中,时装其实是给人们生活中增添乐趣的事,是跟生活中一个跟梦幻,美丽,精彩相关的东西。“它从来不是一个必需品,没有时装谁都不会死。既然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又为何不以一个很轻松的心态去完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