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投投是道》精彩视频:http://video.sina.com.cn/v/b/91022317-1294051161.html
根据投资圈的一个私密统计数据显示,9月底以来,QFII的确在持续买入蓝筹股。从数据上看,买入量大概在四五百亿左右,一个多月的总买入量加起来相当于上半年的总买入量,而且这个势头并没有停止。而与外资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国内基金的不断流出,数据显示,全部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测算仓位分别为70.3%,74.9%和62.5%,环比下降2.99、2.98和3.01个百分点。为什么QFII却在这个时候不断流入,而国内的一些基金却是在不断流出呢?而这种反差是不是意味着市场的底部真正的来临?基金仓位的水平降低预示着后市的反弹吗?
不可否认,目前整个市场处于非常艰难,非常尴尬,窄幅震荡整理而中线筑底进入到一个后程的阶段。而在这个时候,机构的观点截然不同。作为QFII为代表的境外资金在加速流入,一个月买入的金额是上半年买入的等额。而另一方面,则是公募、私募和券商作为国内主流机构的连续减仓,为3年半以来的最低位。那么,到底是孰对孰错呢?也许在结果出现之前,我们没有一个可以认为是真理的结论,但是有一个信号,却值得投资者注意。每每市场进入到最后的底部转折阶段,基金的仓位都是最低的,而基金的仓位也往往和市场的低位成正比,但和行情真正的转折信号成反比。换言之,市场点位越低,基金仓位越低。市场点位越高,仓位也越高。6124点是这样,见顶。1664点也是这样,见底。从这个信号来说,非常积极,是一个可以给我们信心的地方。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目前市场围绕2000点已展开了7个交易日的横盘震荡,即将面临方向性的选择。从概率上而言,目前没有必然向上的胜算,毕竟成交量上,并没有持续放大,而今日沪指又创出331亿的新地量。而另一方面,消息面的利好也没有得到兑现。基于这两点考虑,目前指望市场形成转折,一厢情愿。眼前这个位置,市场确实在底部构造最艰难的阶段,依然需要我们艰难的去观望一段时间。
那么,到底是坚持,还是减持呢?我们认为,在目前市场的背景下,控制好一定仓位的水平去增持就足够了。至于我们什么时候增持,关键在于消息面与成交量的确认。
博众核心专家组分享的投资品种,比如新研股份、亚盛集团、燃控科技、东华能源,在近期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对于这样的一些品种,作为案例分析,要如何去高抛低吸,把握节奏呢?
在目前行情趋势没有得到确认的前提下,股指会维持窄幅震荡整理的局面,这个时候便是小盘股、主题古的天下了。在策略应对上,就燃控科技来看,超跌是其最大的源动力,加上有消息的刺激,便出现了爆发。就这个角度来看,第一个因素是超跌,第二个因素是短期政策利好,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造成爆发。对于这样的品种,在超跌选择出来之后,密接关注消息面的变化,逢低跟进,在高位放量滞涨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止盈的动作。更多详情请锁定《核心视点》节目——《逐渐建立多头信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