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00点之下寻找新一轮做多机会

(2012-06-06 17:17:33)
标签:

李大霄

黄金矿

投投是道

蓝帆股份

a股市场

股票

分类: 投投是道

本期《投投是道》精彩视频:http://www.secon.cn/spzx/lb/2012/06/06/283284.html

从今天的盘面来看,整个市场再次出现了调整以来的低点2301点。在昨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就讲过6月份2300点之下的猜想,指数在破掉2308点之后,会有一次探底的过程。这一次的调整是针对2242点而来的,为的是确认这个低点,随后可能便会形成一个新的波段行情。

 

在全球股市风声鹤唳的当下,高盛预言美国股市进熊市。那么备受内忧外患困扰的A股市场,又会如何发展?短短的7天之内,A股市场的成交量从之前的1100多亿,一下缩减到今天的585亿,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场内的人不舍得卖,另一方面则是场外的人也不敢于去买。此时此刻,2300点是打不住的,我们要探讨的是2300点之下会形成怎样的格局?以及怎么去应对?

 

消息面上,多国央行本周议息,或掀新一轮宽松潮。欧债危机加剧似乎开始触发新一轮的全球协同政策措施。周二,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再次降息,为本周的系列议息奠定宽松的基调,预计接下来几天,欧元区、英国、韩国等多个央行也将发出偏向保增长的政策信号。在此背景下,国内市场的政策是否会有所变化,值得深思。

 

进一步来看,近期一个著名人士的看法,李大霄:现在看多胜算比看空大。目前沪深300成份股市盈率11.69倍,凿破998大底创7年新低。李大霄认为看多胜算较大,这便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热闹的市场是大赌场,冷静的市场才是黄金矿。

 

这波行情虽然跌破了2308点政策拐点的位置,调整也使得指数下跌接近100个点,但是我们认为自2132点以来的大趋势没有坏,中期行情依然健在,短期的调整只是针对2242点的确认。接下来2300点之上止跌是小概率事件,向下破位是大概率事件,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新的波段机会。投资者或应该谨慎理性积极寻找新一轮的机会,而不是盲目的去看空和做空。

 

回到板块上来看,今天黄金板块、有色金属板块表现抢眼。黄金股之所以走强,和经济的紊乱是相关的,其具备保值增值的功能。在新一轮欧债危机深化的前提下,黄金股走强在情理之中,后续的表现仍需跟踪,可能具备一定的持续性。而有色金属板块之所以会走强,主要是受到厦门钨业探得世界最大钨矿,潜在价值3000亿元的消息刺激。由于消息是具备时效性的,所以有色金属板块在今天表现过后,整体的上涨空间力度可能会有限。以上两者各有不同,需要细细分别。

 

对于银行、地产板块,为什么不涨?就估值角度而言,蓝筹股的低估是有价值的,只是目前资金配合的角度时机不是很好,有表现也只会是个别的品种。蓝筹股的发力需要市场的契机,以及机构博弈之后的共振。在操作上,思路要清晰。

 

博众首席顾问团首席点金的研究成果晶源电子、山东黄金、蓝帆股份,在近期市场如痴弱势之际,表现仍然非常亮眼,这些品种走强的逻辑是什么?投资者又该如何去把握强势的投资品种?

 

就山东黄金、蓝帆股份、晶源电子来看,在未走强之前,机构试盘的动作都是比较明显的,随后一旦有所刺激,便拉开长阳。顺着这个脉络去分析,只有在价值不为人知,股价尚未表现,机构准备介入的时候去提前潜伏,才能更好的挖掘超额收益。如何确认最佳建仓时机?更多详情请锁定《首席视点》节目!

 

有价值的股票一定涨,但不一定马上涨;有资金介入的股票一定马上涨,但不一定会保持。一只品种如果有价值,而且有资金介入,并且是有机构资金介入,会怎样?一定会大涨,一定马上涨!!这是一个机构博弈的时代,机构资金介入的深度,决定股价短期爆发力的强弱,并决定股价涨幅的高低。顾问团第一时间发现价值,第一时间创造价值。详情点击:http://www.secon.cn/marketing/LB201206/index.aspx弱市进场才有大收获!

 莫忽视大跌后创业板的机会!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econliubing

《投投是道》精彩节目视频:http://www.secon.cn/spzx/lb/

 本期《投投是道》精彩视频:http://www.secon.cn/spzx/lb/2012/06/06/28328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