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缩量反弹,市场面临反复!

(2012-04-06 17:28:04)
标签:

投投是道

盘江股份

a股市场

东北证券

中天城投

股票

分类: 投投是道

本期《投投是道》精彩视频:http://www.secon.cn/spzx/lb/2012/04/06/279667.html

今天整个市场再度出现上涨,这可以称之为反弹吗?无量则无戏,对于今天市场的上涨,我们依然不理解为反弹,而是理解为大趋势上二段调整到三段上涨的过渡阶段。此时此刻,要明白2242点的重要性。

 

从今天的盘面来看,整个市场呈现着缩量上扬的态势,量能不能有效放大,这就制约了指数反弹的力度。不过对此,投资者不用过于担忧,从2132点以来的这一波行情是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为什么这么说?

 

自2010年指数3000点附近下跌以来,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波反弹能够打破下降的趋势。但是从2132点以来的这轮行情,却打破了从3000点下跌以来的下降趋势,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年半以来难得的波段行情。目前这轮行情处于第二段调整的尾声,2242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个位置上,战略上可以坚决看多,战术上要相机而动。

 

回顾本轮从2478点以来的调整,不难发现在指数见顶之后,仍然经过了一轮反复震荡,最后才在3.14号出现放量长阴,正式确认调整开始。同样的,目前指数在确认底部的过程中,也会有这样的表现。由于目前指数处在第二段的调整尾声,股指在再次反复回落之后,低点可以破掉2242点,也可以不破,就像曾经的顶部确认一样。所以说,要重点关注2242点的战略意义,相机而动,适时调整仓位配置就可以了。这样或许就可以规避市场浮动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目前整个市场仍处在2300点一带,这是过去4年以来的低位区域。在这个位置上,全球的资产,比如原油、房地产、各种大宗商品均处在历史的高位,唯独A股市场在低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时此刻,当指数还在酝酿机会的过程中,投资者要学会把握先机。

 

而在指数处于三段式第二段调整过渡到第三段上涨的过程中,是否有相应的利好存在?1、预调微调发令枪响,多项政策措施待出;2、央行重提信贷适度增长,降准窗口或在4月打开;3、证监会:新批500亿RQFII专用于投资A股ETF。综以上因素来看,在确认2242点之后,未来向上的趋势是值得期待的,只要做好品种的调配,就能获得很好的超额收益。

 

那么哪些品种是较好的选择?在眼前的位置上,量能相对有限,想要蓝筹股整体出现爆发是不可能的,不过这并不妨碍部分蓝筹的机会。消息面上,汇金险资一季度再度大举增持工行。这就说明了像银行股这类蓝筹股,是具有价值的。就工商银行分析,其处于底部的区域,具备上涨的条件,现在不上涨,不等于后面不会上涨。顺着这样的脉络,后续同样处于底部的部分蓝筹品种,会有爆发的机会。在2242点反复确认的这个过程中,前期大涨的品种逐渐减一减,而前期滞涨的品种或可以适当加一加,让仓位配置合理。

 

  博众首席顾问团4月份的最新成果在最近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不过我们发现此次纳入股票池的品种,像盘江股份、中天城投、中信证券、东方皓业、东北证券,似乎都是一些较为冷门的品种,其中是有什么奥妙吗?对于这类冷门股,由于不受宠,恰恰往往容易大涨,是黑马股的来源。若该品种本身就具备估值位置优势,只要有催化剂出现,未来就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四月主线领跑大势揭秘,更多详情请锁定《首席视点》节目!
 
四月份,行情经过三月份的充分震荡,重新迎来低吸机会,但一季度行情中的领涨板块已无法在4月份的行情中继续扮演龙头角色。局部牛市有望延续,热点板块和龙头品种需要从更深的视角重新挖掘。
 
    博众首席投资顾问团仍将延续技术分析+资金分析+策略分析的《VIP客户海陆空一站式服务体系》,再创新的辉煌。详情请点击:
http://www.secon.cn/marketing/LB201204//index.aspx
论2242点的战略意义!
 
 莫忽视大跌后创业板的机会!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econliubing

《投投是道》精彩节目视频:http://www.secon.cn/spzx/lb/

 本期《投投是道》精彩视频:http://www.secon.cn/spzx/lb/2012/04/06/27966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