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名人堂:世界上最难入

(2014-06-30 10:04:22)
标签:

高尔夫

 八届欧巡赛奖金王科林·蒙哥马利这辈子看来都不可能有大满贯赛冠军入账了,我们已经在大满贯赛上看不到他的影子了,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世界高尔夫名人堂的新成员。在2013年,他终于如愿入选,成为那146人大名单中的一员。有得这一头衔,蒙哥马利应该心满意足了。毕竟,世界高尔夫名人堂是高尔夫的圣殿,入选了就意味着一生功过是非都已论定,入列仙班,有金甲护体了。

谁也抗拒不了世界高尔夫名人堂

     “如果我们谈论我生涯是否有后悔的事情,我是没有的,绝对没有。我做到了我努力要做的事情。我每一杆都100%努力,只不过有时候成功了,有时候没有成功。”在进入名人堂后,蒙哥马利曾如此为自己没有赢得大满贯赛冠军辩护。在这方面,你还真的只有承认他的话是对的。

     对于一个高尔夫球员来说,其一生最大的两个梦想,除了在职业生涯期间赢得大满贯赛冠军外,就是能在年满40岁以后,能入选名人堂了。我曾听某个中国高尔夫从业者开玩笑地表示,哪天中国有高尔夫名人堂了,我应该有机会第一批入选吧?这位从业者在业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为中国高尔夫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由于中国目前设立名人堂,而他的这一成就又只限于中国,在世界高尔夫名人堂没有设立中国分会的情况下,他还是难以进入世界名人堂评选机构的视线的。但他的渴望,也从侧面体现出全球高尔夫人对于名人堂的景仰与集体认知。

这种景仰是不言而喻的。所谓雁过留痕,在哪个国度,都有着春秋笔法,这些将高尔夫奉为终身职业的人们,在以其谋得生计之后,第二个目标,自然是能让当代后代的人们能记住他们,能一遍遍地对世界宣扬他们做过的事迹,再现那神奇的时刻,不然,对于这些有抱负的人来说,成为高尔夫过客几乎是一生的悲剧。的确,在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帝影后的奖项最让人关注,但终身成就奖则最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在这个世界上,像老虎伍兹、麦克罗伊那般有着绝大的天赋,他们入选名人堂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这样的人,从来都是最幸运的那批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乃至于要从小就树立目标才能最终获得世人认可。名人堂成员尼克·普莱斯从小就在母亲家里的花园中玩着一个长期的高尔夫游戏:他有目的地将许多易拉罐埋在土地里,然后将球逐一推进罐中,并且为每个推杆设定了重要的使命:英国公开赛、美国名人赛等等。他最终也凭借3个大满贯赛冠军入选名人堂。

那些擦肩而过者以及幸运入选者

    名人堂绝对是世界上最难入的一个组织,有些看似风光八面的球员,却始终被抵挡在名人堂的门外。在2009年美国大师赛错过最佳的大满贯赛加冕机会后,肯尼·佩利这辈子估计就别想进入名人堂了,除非人们通过“退休名人”给他机会。而雷欧·迪亚哥就幸运一些,他差点与名人堂擦肩而过的球员。要知道,雷欧是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球手之一,1928年,他甚至终结了哈根的PGA锦标赛四连胜和连续第22个冠军之梦。他和哈根一样,都是美国第一批以高尔夫为职业的球手中的中坚力量。1928年和1929年,他连续赢得了两届PGA锦标赛。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一共获得了31个PGA巡回赛赛事冠军,其中包括四个加拿大公开赛冠军。不过,在波比·琼斯、吉恩·萨拉森和沃尔特·哈根抢占高坛制高点的时代,雷欧·迪亚哥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忽视了。不过,他却在1974年名人堂成立时,没有直接入选,然后直到名人堂在2000年新设立的“退休名人组”,他才在2003年得以进入圣殿,拯救了自己一生的传奇。这也难怪,那个年代的媒体并不发达,不像现在这般无孔不入,很多球员因为曝光度的增加,即便没有大满贯赛冠军,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引起名人堂组织的关注进而入选。比如,蒙哥马利其实不是首个没有赢得大满贯赛就进入名人堂的选手,在他之前,已经有“巨灵神”尾崎将司等另外三位非大满贯赛冠军入选了。

还好,雷欧的时代距离我们不算遥远,那些缅怀者还来得及将他送入圣殿供人膜拜。而更早前时代的球手,除非是如汤姆·莫里斯父子这般显赫,大部分已经隐没在浩瀚历史里了。从1860年代至1910年代的球员,即便赢得英国公开赛冠军也并不能确保他们入选,而那些在1960年代开始电视介入高尔夫比赛后的明星球员,倒是入选的机会大为增加。这与巡回赛的稳健发展虽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媒体的关注度也起着莫大的功劳。在蒙哥马利获准进入名人堂时,人们一再地称赞他在莱德杯上的神勇表现,认为那是他获得这一荣耀的关键因素。事实上,这一荣耀显然被媒体放大了。在名人堂的积分规则里,只有赢得巡回赛冠军以及年度称号等成就,才能攒下积分,而莱德杯、总统杯却是不计算在内的。的确,蒙哥马利是为欧洲队做出了卓著贡献,无论是身为队长还是之前身为队员,他都是英雄,乃至于称得上让美国球手人见人怕的主儿。但遗憾的是名人堂不承认这一功绩,他主要还是凭借他的那么多个欧巡赛冠军才入选的。我们在名人堂的国际选手组别的入选标准里可以看到,男球手必须满足2个条件才能入选:至少40岁,至少50点。而积分点如下,大满贯 6点,球员锦标赛 4点,美巡赛, 欧巡赛 3点,日巡赛,澳大利亚巡回赛等 2点,其他国际比赛 1点。蒙哥马利在欧巡赛上赢了31场,是英国选手中夺冠次数最多的一个。

迄今为止,仅146人入驻

名人堂在1974年就开始推出了,到2013年刚好40年,除了1974年第一批入选者多达11人以及1975年有6人入选外,大多数年份里,它往往只有2-3人入选,最多也不过5人。而1974年一次性入选11人也是情有可原的,那是对高尔夫500多年历史影响最大的高尔夫人的应有的致敬。此后,就是细水长流了。截至2013年,也不过有146人成为名人堂成员,这其中,还要包括蒙哥马利这样极有争议的球员。相对于巡回赛如此悠久的历史,名人堂的苛刻标准,由此可见一斑。

也就是说,即便有着媒体不遗余力的为球员鼓吹、拉票,但名人堂的门也绝对不那么容易敲开。这倒与其他各式各样的评选,诸如百大、最佳之类形成鲜明的对比。那种动辄上百的获奖者,虽然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却还是没有这一身份来得历久弥新。

    中国元素:关天朗的挖起杆

在2013年美国大师赛创造一系列惊人纪录后,关天朗虽然不能给自己在世界高尔夫名人堂积分上留下痕迹,但却因这一纪录而被美巡赛关注,他当时在奥古斯塔征战的那支54度挖起杆、手套、那件黄色的国家队队服、一个高尔夫球以及他在奥古斯塔的挥杆照片,一同被名人堂收录,陈列在专属于他的橱柜里。当时,他在奥古斯塔给人最惊艳的,就是这支挖起杆,曾让他在奥古斯塔第六洞大展神威。他一路冲关晋级,这支挖起杆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全球的高尔夫球迷也记住了这支挖起杆。而他创造的大满贯赛纪录,也让他得以在世界高尔夫名留青史,最终名人堂也对他打开了一扇窗。

关天朗最终能否成为名人堂成员,还有待未来验证,但他在2013年春天里的神奇表演,却已经让名人堂为他迷醉,开了中国人的先河,这一突破,或许为将来中国人进驻名人堂打通了路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