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永远都在升级中
(2014-06-27 09:16:09)
标签:
高尔夫 |
在上网查询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最怕遇到的一个温馨提示就是,当我打开网页时,页面上赫然写着:后台服务器正在升级维护中,请稍候。一次两次还罢了,如果经常遇到这样的页面,网友估计就会打退堂鼓,就此告别这网站。但对于高尔夫赛事而言,赛事组委会将赛事升级却有着无限的动力。高尔夫赛事往往在一周内办完,其他51周的时间可全部用来反思过往与筹备下一届赛事。而提升赛事体验、获得更大影响力是赛事的永恒目标,在这方面,没有比升级赛事来得更快的举措,它如同让赛事坐火箭一般,影响力直抵云霄。
赛事升级样板工程:汇丰冠军赛
汇丰冠军赛绝对是赛季升级的样板工程。在2005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它一路走过的历程,绝对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事实上,汇丰冠军赛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声势很大了,它同时被欧巡赛、南非阳光巡回赛、日巡赛、亚巡赛和澳巡赛五大巡回赛认可,在当时的男子六大国际巡回赛组织中,它就缺美巡赛的捧场。而有鉴于美巡赛此前没有来过亚洲,它能做到这一步,已是当时形势下所能做到的极致。
汇丰冠军赛的头两届,老虎伍兹都参赛,而且两获亚军。这使汇丰冠军赛迅速声名鹊起,在江湖上确立了“亚洲大满贯赛”的名号。但汇丰冠军赛显然没有就此停步。仅仅举办4届后,在2009年,它随即宣布赛事升级,成为世锦赛,这一下,美巡赛冠军就可堂而皇之来参赛,而不是以往冲着出场费的面子。众所周知,美巡赛才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高尔夫巡回赛,只有与其合作,汇丰冠军赛的水准才能被专家们认可。不过,2009年的汇丰冠军赛依然被人认为打了星号的世锦赛,因为它的冠军并没有被美巡赛认可,奖金也不被美巡赛奖金榜接纳。这也就使得赛事主办方需要继续冲刺。还好,他们很快就有了回报。美巡赛方面先是在2010年宣布,美巡赛将有限承认汇丰冠军赛的地位。凡是美巡赛会员夺冠,其冠军将被视为正式的冠军。但这显然是含歧视的政策,2010年的冠军莫利纳里就不是美巡赛会员,这一明显硬伤,显然也刺痛了汇丰冠军赛的组委会。终于,在2012年汇丰冠军赛结束后,它迫不及待地宣布,自2013年开始,世锦赛-汇丰冠军赛将被纳入美巡赛,奖金将计入美巡赛正式奖金榜,冠军可获得美巡赛三年参赛资格;如果冠军是非会员,他还将有机会加入美巡赛。也是从2013年开始,汇丰冠军赛不仅具有联邦杯完全积分,鉴于其世界高尔夫锦标赛的地位,积分还会比美巡赛的常规赛事多10%。而且,在2013年,汇丰冠军赛还获得了另一份荣耀:它成为欧巡赛年度总决赛的第二站。对于欧巡赛球员来说,只有通过参加包括汇丰冠军赛在内的3场总决赛的两场,并将奖金榜排名提升至60的情况下,他们才有机会进军迪拜,参加DP迪拜世锦赛,并分享欧巡赛为其提供的额外奖励。从这些方面来看,汇丰冠军赛绝对是得万千宠爱于一身。虽然目前由于它被联邦杯认可后,不再提供出场费而导致老虎伍兹缺席,但随着它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老虎伍兹或许也会将其固定在自己的赛程里。
自此,在大满贯赛格局固定的情况下,汇丰冠军赛的升级之旅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了——如果它能再进一步,将大满贯赛体系扩张,如同LPGA所做的那样,由眼下的四场拓展为五场,它倒极有可能挤掉球员锦标赛,成为第五大满贯赛的,但这只是可能,暂且不提。
无论如何,从2005年到2013年,汇丰冠军赛仅仅用8年时间就完成了华丽大转身,由一个新生赛事变成了顶级球员极为重视的大赛,实现了国人素来提倡的“三年一小变,五年一中变,八年一大变”的愿景,8年就走完了很多国际赛事用几十上百年才实现的梦想,这绝对是赛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样板。
升级,升级,惊起掌声一片
宝马大师赛也是如此。在它的前身——美兰湖名人赛,还仅仅是一场表演赛,不被各大巡回赛认可,虽然可以自由邀请球员参赛,但没有世界排名积分是它最大的痛苦。但这一问题在2012年立即得到了解决,在引入宝马汽车这一冠名赞助商并更名为宝马大师赛后,随即被欧巡赛认可,并以其700万美金的总奖金,惊起球员掌声一片。在2013年,它与汇丰冠军赛一起被欧巡赛接纳为年度总决赛。这样的升级速度,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另一场欧巡赛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升级,则是10年前的事情了。在1995年至2003年,沃尔沃中国公开赛仅被亚巡赛认可,奖金也只有40万美金。自2004年开始,沃尔沃中国公开赛获得欧巡赛认可,奖金也由40万美金提升至100万美金,自此,赛事奖金也一路提升,到现在,它的总奖金已经高达2000万人民币。
另外两场中国高尔夫赛事则正走在欧巡赛升级的道路上。总奖金为100万美金的南山大师赛在被同一亚洲巡回赛认可后,并不满足,它已经放风出来表示,明年它想被欧巡赛接纳,赛事组委会甚至表示,不排除将来与美巡赛合作,成为欧巡赛与美巡赛、同一亚洲共同认证的赛事,看来,它是想要向汇丰冠军赛看齐了。不过,从欧巡赛2014赛程公布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南山大师赛的名字,或许,。而佛手公开赛则在与欧巡赛组织签订10年合作备忘录后,明确表示它将在2016年由目前的欧巡挑战赛水平提升为欧巡赛水准。也即是说,自2013年至2015年的三届佛山公开赛,仅仅是这一个目标远大的赛事的热身阶段,在相关软硬件设施都达到理想状态后,它被提升为欧巡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日程表如此明确,其执行力也就由此可知。
大满贯赛也在升级
看到此处,很多人或许就此认为,像大满贯赛这样的顶级赛事就可给自己放大假,一劳永逸地办下去。其实也不然,大满贯赛同样也有升级的需求。虽然前面是没有狼,但后面永远都有虎在追赶。如今的这四大满贯赛的格局,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波比·琼斯时代的四大满贯赛——美国公开赛、美国业余锦标赛、英国公开赛和英国业余锦标赛,美国业余锦标赛与英国业余锦标赛已经被美国大师赛与美国PGA锦标赛挤掉了名额。如果现在的四大满贯赛就此停步不前,没准儿会被更有想法、更有魄力的赛事抢走席位。美国大师赛就是最佳的案例,它是在波波·琼斯的发起之下,在顶级球员纷纷投诚的情况下,它很快将美国业余锦标赛的大满贯赛地位取而代之。
有鉴于此,大满贯赛的组委会也在不断地创新自己的办赛风格,除了众志成城地提升赛事总奖金以外(美国PGA锦标赛的总奖金已经高达1000万美金),他们也各出奇招。以美国大师赛来说,奥古斯塔这几年特地携手R&A,创办亚太业余锦标赛,如此一来,亚太地区的高尔夫天才球员就有机会去奥古斯塔朝圣。进而,奥古斯塔也以此为契机,在亚太地区扩大美国大师赛的影响,而关天朗在2013年美国大师赛的神勇表现,也证明了奥古斯塔这一步棋的奇妙。此外,奥古斯塔还屡屡修正自己的参赛标准,自2014年开始,它还将美巡赛每个赛季所有的冠军都招揽至麾下,同时,却又能将参赛规模始终确定在100人以内。而美国PGA锦标赛更是打算在2020年将赛事迁出美国本土,在海外举办一届,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壮举。而英国公开赛也调整政策,不仅将欧巡赛奖金排行榜和PGA巡回赛奖金排行榜产生的自动入选的名额从20人增加到30人,还压缩了资格赛的名额,这也同样是为了确保赛事阵容的高水准。
升级欢乐颂
对于赛事来说,升级的最大好处就是确保了赛事的高水准。随着汇丰冠军赛成为世锦赛,它已经不会有黑马冠军产生了,那些想效仿梁容银当年通过日巡赛冠军夺冠的路子在汇丰冠军赛估计是走不通了。而这些名将的夺冠,也赋予了赛事一种神性的光环,助长了赛事的口碑效应,进而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顶级球员在赛事上奋勇表现,形成良性循环。这自然而然就提升了赛事的影响力,而这恰恰是赛事主办方追求的终极目标。赛事一旦拥有足够的影响力,那些顶级球员就不请自来,而这些球员的忠实球迷也会紧随而至,顶级高尔夫球会也会乐意举办。而场面越浩大,赞助商也会为之振奋,后继的赞助也会奔涌而来。球员、赞助商、球场、观众,当这四大元素都一一到位的时候,谁都会拥护赛事的升级了。
这样的升级,你理解为好大喜功也罢,理解为顺势而为也罢,在赛事主办方能承受的前提下,没什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