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相关资料——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说课稿刘婧雯

(2021-01-04 12:56:25)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单元习作话题是“我有一个想法”,与本单元口语交际话题“身边的“小事”紧密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积极进行思考,并大胆表达想法,提升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材第一部分,阐释了积极发表自己想法的实际意义一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激发学生发表想法的兴趣。提供的两则例文片段,示范了可以针对哪些现象提出想法及如何提出想法。第一则例文片段先说了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的现象,接着以具体事例强调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然后提出想法一不应该总 是玩手机。第二则例文片段先以问句提出了建立班级植物角的想法,接着建议了植物角运作的方式,然后点明了开辟植物角对班级的益处。

教材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 下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习作任务,是在本单元口语交际对社会现象表达看法基础上的延伸。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售把现象和自 己的想法写清楚,也可以写下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后和同学交流。本单元提出的“写清楚”,侧重于写清楚现象和想法,强调表达的条理性。关于习作后的交流与评价,教材提出建议,让学生写好后读给同学听,问问同学是否明白自己的想法,对自己所写的问题有什么看法。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完成习作的互相评价和修改完善,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深人交流,突出了本次习作的实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使用文字与人交流的成就感。

二、说学情

三年级习作起步,是学生实现从段到篇的飞跃,所以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容易心生畏惧之心。教师就应以语文课本为范本,教会学生构段的方法,并能能抓住问题与建议,按一定顺序描写,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适当增添事例,从而让学生习作有据可依。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家庭聚会人人玩手机”和“想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两个材料,能引发关注身边现象或问题的意识,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2、过程与方法:能够有条理地把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或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建议写清楚,让别人看明白。培养自主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能根据评价要求及他人的看法识别习作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赏析阅读材料,对于一些问题能有自己的想法。能够有条理地把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或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建议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二)教学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把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或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建议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2.培养自主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能根据评价要求及他人的看法识别习作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说教法

在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所以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例文的格式,捋顺写作思路,让学生对提出问题给出建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进行书写,写完之后根据评价要求进行点评、修改。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为市长先生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的兴趣。

事例引导,指导写法

过渡:提建议,我们是愿意的,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也是愿意的,可是我们应该怎么来提这个建议呢?市长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写得比较好的范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吧!

1.(出示课本上的两段文字)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开到98页,结合我们预习单中第三部分内容,看看你可以从这两部分文字中提取出哪些信息。

1)“爱玩手机的人很多”属于作者在生活中所发现的“问题”。

2)这个问题是生活中发生的好现象还是坏现象?已发生还是未发生?(板书)

3)第二部分文字中有没有说出小作者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呢?是好的还是坏的?已发生还是未发生?

4)第一部分,作者提出问题之后,是怎么告诉我们他发现的这个现象确实很多的呢?这些是他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在我们写作文时就可以说是增添事例。第二篇文章给了事例吗?

5)第二篇文章没有给事例那它接下来说的是什么?

6)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告诉别人,你可以怎么做,就是在给别人提——建议。建议要有可行性。

7)第一篇有建议吗? 有的。

8)第一篇到这里就结束了,第二篇还有一句话,是在说什么呢?

3.教师相机小结。

我们在写的时候可以先用一句话写出我们生活中所观察到的问题,增添一些什么东西让这个问题更加具体生动?问题解释清楚之后我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这里的建议一定要具有可行性,最后我们可以再写一些按照这样建议做会得到的好处。

在选材方面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好现象也可以是坏现象,可以是已发生的也可以是未发生的。不管选择哪种材料,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让我们的生活美好。

(三)畅谈想法,交流评价

过渡:了解了思路之后,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也引起了你的关注?请各位同学拿出你们的预习单按照确定问题,找出事例,提出建议,说出好处的顺序来四人一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针对组员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也可以提提建议。

1.小组交流各自发现的现象或问题。

预设:小组成员轮流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先思考自己应该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把一些关键词语写在纸上。交流时,按照关键词提示,有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说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2.汇报展示,集体评议。

1)鼓励学生主动举手交流。

2)小组选派说得好的代表发言交流。

(四)范文展示,试写习作

过渡:同学们都说得很棒!那么接下来就该把我们说的这些想法写出来了。一篇完整的习作内容必须具备开头、中间、结尾三大部分。我们可以按照这三个部分先简单写一写。

1.出示提纲示例,教师简单讲解怎么列写作提纲。

1)开头:可以直接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写现象或想法。

2)中间:详细介绍自己发现的现象或同学列举的问题,可以介绍清楚是什么现象或问题,你有什么评价或建议,为什么会这样评价或建议,还可以再谈谈自己的实际行动等。

3)结尾:和开头呼应一下,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练写草稿。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仿照范文的格式,完成习作。

(五)、指导互改:

 1、学生练写草稿.

 2、同桌互评,互相帮助纠正补充.

 3、大组交流,学生互荐作品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4、学生修改,誊写习作

评议重点:(1)是否写出发现的现象(问题);(2)写的现象或问题是否清楚;(3)理由是否充分;(4)建议是否可行;(5)其他值得借鉴或需要防范的地方。

)、课堂小结   

1.明确习作的要求.    

2.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作个有心人,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多观察思考.  

3.学生写日记,教师巡回指导.

(八)、板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