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市场观察
标签:
杂谈 |
http://s1/middle/687297e9gbf4a30872c00&690
周末的工作集中在构筑可靠的指数系统。开始定义系统参数,不再像以前一样一个个去看。
单一的指数参考意义有限,而一簇指数互相对比参照可以给出很多重要信息。
图中是创业板指数与上证50指数的叠加。两者代表两个不同极端。从11年9月份作为起点,两者开始基本同步,创业板指数后见顶。之后两者开始同步下跌。到了12月底两者出现巨大的异步现象。上证50见底开始上涨,涨幅已经相当显著。但创业板指数在大幅下跌。直到1月20日(上证50是12月28日见底,已经过去近一个月),创业板指数才开始见底,然后上涨。并且涨速逐渐加快,而这时上证50已经横盘不动了,之后涨幅很有限,而创业板指数则不断加速上涨。3月14日见顶,两个同步开始下跌。
之后同步反弹,需要说明的是上证50正好回撤到0.382。
4月23日之后的行情已经较难分析清楚,原因在于二者出现了巨大的异步。创业板指数创出新低,而上证指数在不断攀升。这时系统发出来的信号是混乱的。同时由于系统给出的主线信号(主要是金融改革相关)个股开始走弱,因此对应策略是休息观望。
时间到了节后,下图的上证50走势已经极为标准了。头肩底的图形,节后第一天就形成了突破——意味着趋势至少将可能持续,因此节后在开盘后回压就可以加仓买进参与行情,这大部分人都能看明白(板块热点明显切换,这也是选择等待后择机进入的原因)。而在节前靠近颈线去回避风险并没有错误,因为资金热点要切换。5月2日早晨的回压说明有很多资金根据这个原因反应过来,开始进行调仓换股。
后面的操作较为清晰的是,2242起来的反弹已经不是2478下跌后的反弹,而是新的上升开始,至于这个上升是2132的三段式反弹的C。还是更大的主升只需要辨别出场信号即可,因为两者对于交易来说没有区别。不管是哪个都需要参与,所以弄清楚这个问题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或者根据我之前的观点,不要在意绝对的点位,根据关键位置把大盘划分成可交易的不同等级即可,目前是处于可交易的多头区域。规则也比较简单是,看上证50的颈线是否站稳,以颈线为风控位置即可。线上做多,线下可以做一定风控保持谨慎——不追找低位机会买进。是牛市还是熊市反弹也没有研究的必要。天气预报告诉你未来一周都是好天气,如果哪一天突然地震,不跑吗?
短期上看,4月24日到5月4日依然处于一个分形之中。这个分形有可能对应一个快速回落结构。所以下周在时间窗口(4日)附近都需要适当注意下短期风险。
下面这个图画了两个接近等幅度的箱体,上证50在去年底见底其实正好跌了整个箱体的距离。走势很标准。不过当时我是用分形,支撑以及时间窗口来判断1月6日的中期底部的。并未看到上证50走出这么漂亮的走势。是遗憾。目前上证50已经涨到了前一个箱体的底部——key
position,这里有可能出现短期震荡来消化。如果可以牢牢站稳颈线,则意味着可能向头肩底的涨幅目标前进。
每个人交易的方法不一样,资金容量也大大不同。按照我过去的主线交易模式,在金融改革股出现疲弱后,我就会退出来休息,一场大战役结束后需要休养生息,才能让头脑更清醒的去观察盘面。而现在学习做基金交易员,慢慢学习去做资产配置组合,方式大不一样,很多题材股不一定能完全参与,更多的需要不断判断板块轮换,判断中期走向,然后合理的去配置资金,用大资金配置赚取到主流收益,才敢想超额收益。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前一篇:你靠什么战胜市场?
后一篇:世界九大顶尖交易员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