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是否暗藏把A机器人训练成白痴仆的冲动
(2025-11-12 14:29:17)
我们印象中的AI机器人 都堪称是比美人类智慧的衍生品 其前题是人为的用大数据喂养 包括检索比对能力可以超越人类
但如果我们预先设置前题条件 并且限制其接触范围 能不能训练出有限认知机器人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它做我们赋予的特定任务
不需要它自作主张额外的扩展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约束机器人行为外延 或者说我们就需要一个白痴的家伙(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听话
我叫它干啥它就干啥 这里使用白痴一词主要是便于理解 就象一条生产线上的机械手臂 如果它不是固定物体 而是呈机器人形象
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自主移动(调换位置) 做出多种组合动作 脱离即时操控 变成独自工作的个体 而把这个场景调换到其它地方
或者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训练就能够满足不同需求 跳出工业范围 在普通人的生活运用场景中 不需要它成为智能小强 一个听话有劲儿能干活的家伙
似乎更符合大多数人的购买需求 回到智能环节 信息处理能力可能是高性能高消耗高故障的同义词
换句话说普通购买者的心理预期也许并不是高智低能 但亦非是高价玩偶 实用性更为复杂吗 你指使它 扶我坐做起来 拿尿盆 放到我屁股下面
轻点 弄疼我了 它完成动作 等待下一步指示(它能否意识到你的情绪变化) 白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