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元的喇叭套件与两万元的成品箱声音差距谜题
(2025-01-16 15:31:30)
其实这本就是个不严谨的闲聊话题 看到过几个卖组装音箱的博主 介绍喇叭时会找一至两款使用该喇叭的品牌音箱做参考 售价会高五到十倍
相同的材料组装出来后声音会差多少 这可能是很多没听过的人很想知道的事情 假如说没装进箱体前喇叭声音一样 装进箱体后声音会不同吗
特别是中高音 一般我们都认为可以脱离箱体存在的发声器(宝华的鹦鹉螺和劲浪的乌托邦都有这样的产品) 但当我们的套件装好成品箱后
不光是中低音 高音表现也会差强人意 问题出在哪儿 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让我们也能花一两千元买散件组装后和一两万元的音箱有差不多的声音表现
说句实话二十几年前的HiFi热时我们数次尝试过 也请过专业师傅帮忙 参考过名箱的图纸 经过数次试验后 专业师傅也只得承认 就这样了
该换的都换了 能调的都调了 跟原箱的差距始终挺大 另有人买了对万元级别的音箱做参照 甚至把原箱喇叭拆下来放到自己做的箱体里
声音马上就变得松散(乱) 经过一番调整后走向反面变得紧巴巴的(干瘪) 总之不如原箱好听 包括用仪器测试后觉得还可以
但放出来的声音却差太多了 这也许就是至今很多音箱还能卖出高价的原因 所谓技术进步并不能改变人耳听力的生理结构
以此为基础建立的音箱发声架构早以成熟 现代人的所谓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老技术老产品面前 并未取得听感上的优势
也许正是这样黑胶唱片和电子管产品的回潮才有市场 回到组装音箱的话题 这可能从表面看为最容易模仿的物件
同样的喇叭相似的箱体和线路简单的分频器 为何装不出使用同样元件的高档音箱 且在一般性的思考上不存在物理障碍 不讲玄学
有经验的老师傅也不得要领 哪些几万几十万的音箱成本几何 为何这么贵 这可能是个能博取同感的HiFi性感受 但剔除溢价成份
经验价值的背后个人文化教养的潜在影响力同样不容忽视 在这里技术反倒更象是通用性常识 也就是HiFi性的好听并不完全依赖技术条件呈现
哪靠什么 几十年过去了 仍未见有谁说得清楚
后一篇:泛谈音响界的高品质器材出萝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