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培养学生做好人好事的讲话引发的外延思考
(2024-03-04 16:17:53)
听到楼后小学校内的升旗仪式扩播 老师讲话仍旧延用老腔调
提到培养学生做好人好事时 强调早晨学生入校碰见老师同学要问好 并具体提出四年级的某位同学 不值日到校后也能主动打扫卫生
并在门口向每位经过的老师同学问好 做好事就要从小做起 养成好习惯 为共产主义添砖加瓦 明天是雷锋纪念日 希望同学们能永远记住这一天
好人好事对应的就该是坏人坏事 好系指有价值 坏则不但没有价值可能还具有损害性 同理价值要有利他性 利己可能具有排他性
所以我们一般说的好人好事 都指不计较个人损失的利他行为 你帮助别人是否该承担额外的行为风险 这可能已经成为热门话题
但我们回到问候老师同学的范围内 礼貌具有怎样的社会属性 有礼貌愿意和人打招呼的人是否同样具有乐于帮助他人的好人心理
不爱说话或者不愿意打招呼的人是否潜在的存有不乐意助人的冷漠心态 提倡主动问候的做法似乎没错 但以此划分好坏可能就错了
其次四年级的学生主动去门口问候老师同学 其有无故意而为之的意图 老师注意到了 同学也注意到了 但大家的思考有无真正的共识
我们有时很难对小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剖析 因为他具备典型的社会功利性 而老师的称赞无疑向学生推广仿效
教育在培养人材或对社会有用的好人方面 存在认知差异 就象那位声称没挣几千万就不配做他学生的大学老师 好人好事意义何在 另外
好榜样应该什么样(鬼子进村)
后一篇:承载三、五精神的三月七日义诊疏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