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违规与违法的市场认知误区暨籍此牟利者之故意
(2023-09-21 14:50:02)
我们只在当下市场环境下解读违规和违法的概念
即我们常常看到的违规操作被牟利者肆意享用 原因非常简单 几亿元的违规收入一般就是处罚(款)几十万 且由此引起的股价波动
酿成无过错交易者的损失被严重漠视 以致违规几乎变成常态 或者说只要挣钱 没有人把违规当回事儿 我们到底该如何界定违规 什么是违规
违反市场规则及行政规定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是规则包括交易双方的口头约定 而规定是由公示和未公开的执行条款组成 即文件
但其应由明文法为依据 就是说是对法律条文的细化及具体应用的解释 由此我们可以把违规归属于违法 或者在汉字语境下解读为轻度违法
也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说的犯错与犯罪的区别 但这种解读是否符合现代法原则(有待商榷) 市场交易中的违规和违法有没有一条清晰的界线
几亿元的违规获利算不算数额巨大 但我们总能看到违规者全身而退 因他人违规造成股民的无过错交易损失却变成股市的正常现象
包括被热议的金帝股份转融案 巨量限售股转融给他人买出其本身是否有违于限售的定义 且转融给他人卖出的本意亦是牟利
所以无过错获利的本意并非是保护交易者公平 单单从赚钱的角度出发 违规与违法只是成本因素 误会的行为背后是张未兑现的支票
阳光太亮了(刺眼) 没来得及睁开眼睛 没看到止步(心里想着更刺激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