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底的空间定义正趋于消散变得毫无意义

(2023-08-19 16:51:08)
前两天有份理财产品到期 有人推荐买混合型指数基金 理由是股指见底 上升空间巨大 我们暂不去讨论牛熊 单从底的角度分析 为什么市场参与者似乎都认可的三千点左右是底之说法 经过了多年周折 仍旧没有脱离这一区域 不讲快牛慢牛 这个底为何拖住了牛尾巴 几乎所有抄底的股民 都被这个底套住 以至于大霄底锡进底变成流量砝码 跌无可跌对比港股变得毫无说服力 反过来的救市托市并不能打开上升空间 或者说托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下行 但上涨需要有额外的资金投入才能持续 换个角度看每年融资原股东减持及税费大体上要消耗掉三万亿左右的资金 就是说维持三千点底的年费用大该需要这么多钱 故说底的人都是变相诱导别人抄底 拿钱进来 致于抄了底以后怎么办 似乎没人能说得清楚 分红能不能支撑投资者回报 这可能是对投资的基本定义 机构专业人士散户股民外加股评人都在沪指三千点研讨底部特征 可底部投资热度趋于转凉 犹如物理学讲的熵增 底部混乱程度日益加重 加温升值 任重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