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婴哭的社会性表达或与道德无关
(2023-08-13 16:21:31)
我们习惯于把包容归类于教养 同理道德系社会行为规范
但在高铁上有人提出婴儿哭声打扰了其他乘客时 包容性被破坏了 据说扩播亦要求家长抱哭的孩子去车厢外 在这里强调的是多数乘客安宁不被打扰
即家长需采取措施 而非周遭乘客包容将就婴儿哭 没有人愿意听婴儿哭 或者说这样的听觉体验不舒服 但反过来婴儿哭又是人类成长的初始化过程
几乎没有例外 我们必须忍受的前题条件并不局限自我的关联性 其他人的孩子哭我也不能干预 哪为什么高铁是个例外 因为高铁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上档次的交通工具 为多数人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就不得不要求家长把哭的孩子带离车厢 道德在这里应该表述的是包容还是让乘客获得安静
其次潜意识对婴哭的接纳系繁衍生育之需要 而反之是否预示意识观念发生转变 即几十年计划生育教育改变了两代人
而婴儿用哭宣示自己权利的行为遭到排斥 诸如此过分强调自我感受的行为 恰恰是婴幼儿意识的具体表现 婴幼儿不具备一个清晰的目标定位
成年人算计目标定位 以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在这里道德不覆存在 记得几十年前曾看过一电影日本人害怕被美军发现母杀哭婴
这该是保障多数人需求的特例 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它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结论(残忍)
前一篇:厌童和烦婴哭意识的现态引议
后一篇:熊孩子哭闹攻略的外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