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现代道德观是否由礼义廉耻转化而来
(2023-07-23 15:43:14)
当下我们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并非是古汉语中道德二字的本义
一百多年前国人还延用礼义廉耻规范个人行为 现代几乎鲜见有人提及这类词汇
或者说人们已经用宽泛的道德观念取代了礼(行为规矩)及义(利他举措) 礼变成了礼貌 义代表正义
为何泊来的道德观念能登堂入室替代传承两千余年的礼义 这可能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现代人对汉字的应用已经脱离了古汉语的轨道
就象道和德原本为两个不同含义的汉字 现在道德这一词汇的定义不能把两字分开解释 道德所定义的社会行为规范 已经形成共识
而旧的礼尊卑贵贱之规矩 荡然无存 礼貌礼仪全无传统礼制的模样 好坏对错我们似乎很难说的明白 包括对道德一词的应用 道德模范系指好人好事
并非指律己 道德败坏又指个人品性恶劣 皆非关乎礼也 能否把讲道德(行为规矩)与不道德(逾越规矩)的道德观念做为道德内容的基本要素
换言之礼义廉耻有没有转换成道德的必要 曾看过这样的诠释 礼规规矩矩的态度 义正正当当的行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别 耻切切实实的觉悟
个人感觉非常精辟(现代人可知否)
前一篇:行为的道德属性萎缩或溢出考议
后一篇:讲道德及礼让坐之公交车情结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