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爱吧,就像从未受过伤害一样

(2012-09-17 09:31:57)
标签:

影评

乔恩.阿维奈

战争

最家长

育儿

分类: 作品小集

http://s1/middle/68704495hc5cba84c3fb0&690

 

该文发表于《最家长》杂志2012年9月号

 

去爱吧,就像从未受过伤害一样
——观乔恩.阿维奈(Jon Avnet )执导的电影《The War》
    青春期?这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是如噩梦一般的词吧?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打架呢?

不管是打人,还是被打,就更让父母们抓狂了。怎么办?
    乔恩.阿维奈(Jon Avnet )执导的电影《The War》——国内将这部影片翻译为《

树屋上的童真》,我觉得不如直译为《战争》,既有控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对人的生存

的摧残,也有隐喻意义上的孩子们之间的打架冲突——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先来认识影片中的一位父亲,史蒂芬。他的父亲,一个酒鬼教导他,“不管你

怎么努力,你都是个普通人”,而史蒂芬不相信,他有自己的个人选择,他对生活拥有

满满的希望。为此,他参加了越战,战争让他认识到这不是解决冲突的正确道路,而且

因为在战争中放弃解救自己情如兄弟的战友,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战争结束后,他被

噩梦攫住,甚至都不敢去拥抱自己深爱的妻子。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于是

他寻求了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在逐渐解除了噩梦的困扰后,他开始找工作,却又因为曾

进过精神病院而被政府拒之门外。一名为政府发起的战争出生入死的战士,却又因战争

后遗症而被政府抛弃,常人会如何面对这种荒唐和残酷?很多人会选择自暴自弃,愤世

嫉俗,或者在酒精中了此一生。而史蒂芬选择了拒绝沉沦,选择了重新振作,努力寻找

任何一个能给生活带来希望的机会。
在遭遇失业后,史蒂芬很沮丧。是否此时该告诉孩子自己的困境呢?是否该告诉孩子生

活如何艰难呢?史蒂芬选择了暂时隐瞒,要等自己振作起来之后再跟孩子们谈谈。因为

他不想让孩子们感到世界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史蒂芬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叫莉迪亚,小儿子叫史迪。两个孩子都处于青春期,生活对

他们来说,虽然贫穷,但是还是有希望的,还是值得过的。他们跟他们的四个朋友一起

在家附近的一颗大树上建造一个树屋,就是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的象征。
    我们再来看看史蒂芬家的邻居,李尼奇家。李尼奇有过什么样的遭遇我们不得而知

,他靠捡垃圾养活着六个孩子。生活对于他来讲是不公平的,糟糕透顶的。这种生活的

态度给了他酗酒的理由,给了他对六个孩子撒手不管的理由。六个孩子没有母亲的疼爱

,没有父亲的管教,像垃圾场上的野草一样生长。他们渴望爱,却得不到爱,所以对所

有闯入他们领地的孩子拳脚相加。他们渴望受人尊重,却得不到尊重,就以冒险以及比

赛谁身上的疤多为荣。他们也是一群正在或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在畸形地生长着


    有一次史迪和李尼奇家的孩子们发生了冲突,史迪被痛揍了一顿。史蒂芬看到儿子

身上的伤口,问是怎么回事。史迪愤恨地说被李尼奇家的孩子踢了。父亲没觉得受辱,

没有想到复仇,而是先让儿子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父亲说;“那我们应该叫他们李臭

脚。”儿子说:“该叫他们李垃圾!”父亲笑了笑,儿子也笑了。接下来,父亲又问:

“你还手了没有?”儿子说:“没有,但我恨不得一拳打死他们。”父亲很理解儿子,

作为一位经历过战争,知晓战争的荒诞的父亲,他跟儿子说:“有的时候,一次小小的

冲动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是得不偿失的。”     有一次,史蒂芬亲眼看到李尼奇家

的孩子欺负史迪。他赶紧上前制止。几分钟后,又一次面对刚刚痛揍史迪的两个孩子,

而且此时他们正喋喋不休地侮辱史蒂芬。如果你是史蒂芬,你会怎么做?
    史蒂芬将手里的棉花糖送给了他们。此时肺都要气炸的儿子无法理解父亲的举动。

史蒂芬说,看起来好久没人关心他们了。如果当时史蒂芬抓住两个孩子痛揍他们,那恰

恰证明了史蒂芬内心的虚弱和自卑。而史蒂芬一直以来是一个内心充满力量的男人,他

给儿子讲述了自己为什么会在退伍后一直做噩梦,再一次直面自己心中的痛,他流着泪

拥抱着儿子说:“我一直试着原谅自己,宽恕这个国家。史迪,我不能要求你不打架,

可是如果你问我怎么办,我认为只有爱才能让我们安全、快乐,爱带给人们勇气,带给

国家力量。它是上帝所赐的奇迹。如果没有了爱,世上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史迪说:“我以后会试着跟他们相处的。”
    怎么相处?一个心中有爱并尝试宽容别人,与人为善的孩子去跟一群缺少爱、畸形

成长的孩子相处,势必遭受伤害,史迪承受得起吗?
    当李尼奇家的孩子来到史迪和莉迪亚以及他们的朋友们建造的树屋来闹事时,史迪

友好地邀请他们随时来玩。这甚至让莉迪亚都觉得不可理解,李尼奇家的孩子们更不领

情。挖煤的史蒂芬发生了矿难去世了,史迪不在树屋时,李尼奇家的孩子抢占了树屋。

此时,史迪愤怒了,他觉得既然父亲已经抛弃他们姐弟俩,那他也不必为父亲信守承诺

了,于是他把父亲箱子里的枪支弹药拿了出来,像一个大人一样,带领莉迪亚和他们的

朋友们吹响了战争的号角。
    首场火拼,他们大获全胜。他们以为,就像所有人以为的那样,给别人点颜色瞧瞧

,别人就会害怕了,却不知道人的复仇之心是无比坚固的。接下来,李尼奇家的孩子们

发起了反攻,甚至用汽油弹炸毁了树屋。在双方的激战中,史迪像他父亲在战场上一样

,顿悟了战争的荒诞。恰好此时,他看到李尼奇家最小的孩子比利正为了拿一把钥匙爬

上了水塔,而水塔因年久失修,已经承受不起比利,比利掉进了水塔的漩涡里。这个意

外让火拼双方都停下了厮杀,冲向水塔。史迪不顾自身危险跳进了漩涡,在把比利救上

来后,比利已经不省人事,比利的哥哥姐姐们都放弃了这个弟弟,但史迪没有,他和莉

迪亚最后救活了比利。史迪信守了对父亲的承诺,用爱,而不是恨,去面对李尼奇家的

孩子们。
    莉迪亚在暑假作文中写道:“有一次谈到打架,爸爸说,我们可以做更有用的事情

。现在每当我准备动手修理惹我生气的人时,爸爸的话就在我耳边响起。这个假期我学

到了不管我们自以为多么了解战争,战争永远也不了解我们。它就像一部大机器,没人

知道如何操作。一旦失去控制,它就会摧毁你坚持的理想,还会摧毁你已有的幸福。这

个假期我还明白了,我的弟弟说对了:我们的爸爸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智慧的一个。”
    史蒂芬虽然直到去世都没有带给孩子们舒适的物质生活,但却留给了孩子们一笔丰

厚的精神财富。他教会了孩子如何去爱,如何去处理冲突,如何对生活永远保持希望。

在那段人生的关键岁月,他陪孩子们走过,而孩子们也为拥有这样一位“智慧的父亲”

而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