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2014-03-14 14:00:17)
标签:

熊牧场

昭和新山

北海道

日本旅游

原创摄影

分类: 出境游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位于北海道昭和新山的熊牧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棕熊牧场,说它最大,并不是说面积最大,而是饲养规模最大,大约有100头北海道棕熊生长在这里,按照年龄段分别住在各自的寝室里,享受着北海道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北海道的土著人阿伊努族十分喜欢熊和三文鱼,认为熊是神,把熊当作宠物来饲养。在举行盛大的宗教祭奠仪式时,他们会杀死一头熊,边歌唱边跳舞边喝酒,庆祝熊神的升天。

 

     北海道之行带给孩子的喜悦无外乎是与动物们的近距离接触,无论是第一次见的“草泥马”,还是之后的海洋世界,以至于今天介绍的棕熊,都引起孩子们的惊喜和快乐。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牧场的门口设有食品柜台,来这里的游人可以购买棕熊喜欢的食品苹果、饼干等,体验喂熊的乐趣,尤其是对于孩子们而言,这种有趣的喂食相比景色来说,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这些棕熊已经习惯了人们对它们的厚爱,静静等待着飞来的食物,还不时以各种憨萌的姿态吸引人们注意。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如果您想和棕熊更亲密的接触,还可以到棕熊的领地近距离的去体验一下,仅仅和棕熊隔着一扇小窗户,可以嗅到它的气味,听到它的呼吸,看到它企盼的眼神~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滑梯是它们唯一的娱乐设施,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懒洋洋的睡觉,有游人过来就会马上簇拥过来等待好吃的东西降临。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棕熊虽然是群居的,但是却喜欢单独活动,更喜欢有自己宽阔的独行领地,而在这里,这么多的熊挤在一起,味道难闻不说,之间能保持和谐平静的生活吗?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看这只熊站在这里,挥手张望可怜兮兮的样子,好像人的神态,大概已经饿了一天了吧?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别看棕熊的体格健硕、形态笨重,但是它们的奔跑速度是极快的,能达到每小时50公里,而且连续跑几英里都没问题的。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这只熊的毛色最为漂亮,略微金色的毛色闪着光泽,耐寒冷靠的就是这身毛呢!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看着熊爪不大啊,配在它身上显得很娇小的,能一掌拍死一条鱼?甚至可以在适当的机会杀死比它们小的黑熊充饥,不可思议!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比较之下,小熊就显得乖巧多了,伏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它们是在另外单独的熊舍里的,按年龄组分配的哦~【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棕熊是喜欢在丛林中生活的,而今住在这样的水泥地上会是什么感觉?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棕熊是非常好斗的动物常常为了争夺自己的领地和食物而发生争斗这只熊身上带有未愈合的伤疤,是不是斗殴后的结果不得而知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棕熊在野生状态下是没有天敌的,不过,在这些被圈养的熊的眼睛里,我们看到的已经没有凶险的表情了,反而是温顺的、祈求的眼神,也许是长期的驯养扼杀了它们的本性,也难怪它们能被阿伊努族视为宠物哈!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北海道】亲子游近距离接触北海道棕熊
       观完熊牧场,您还可以到纪念品商店转转,购买一些纪念品和零食带回家。 

 

     延伸资料介绍:

     阿伊努族--日本最初的居民,白种人,皮肤黑,毛发浓密而长,脸上和身上汗毛都很多,身材不高,成年男子身高约1.6米。

     

 

       

        

      (谢谢观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