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南京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河风光带,是南京最大的旅游娱乐场所,这里曾经商贾云集、人文荟萃、青楼林立,历代都用“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来形容它的繁华,尤以明清时期最为鼎盛。
年少的时候十分喜欢朱自清的散文,当年买的《朱自清散文选集》依然摆放在我的书柜一角,曾经读过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精美的字句已经被我密密的圈上了标记符号,秦淮河畔的迷人风光以及它美丽的传说,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里。而今,终于有机会来到秦淮河畔,细细品味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蔷薇色的秦淮河”。
此时正是最冷的季节,然而,秦淮河畔依旧是灯火通明、人潮浮动,站在桥头放眼望去,在灯火迷离的幻影中,桨声灯影下的璀璨里,依稀看见昔日风华绝代的秦淮八艳妩媚多姿的倩影,这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蔷薇色的河流,将永远传唱着她们侠肝义胆的颂歌。

古往今来,女人都把爱情当作一生的希冀,为爱而生,为情而伤。然而,历来都有痴情女子负心汉,在这灯火掩映下的微波粼粼中,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还有多少痴情女子飘洒的泪水,亦有多少心酸痛楚随风而去。而如今,人事已分,还会有谁能等?景色已不重要,沁入心脾的是那秦淮千古绝唱的余音袅袅,和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香艳气息,以及扑朔迷离的昏黄的灯影。
号称天下第一壁的大成殿照壁,长达110米,红壁黑瓦,金龙戏珠,历经多年依旧气派非凡、辉煌夺目,是河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江南贡院,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唐伯虎、文天祥、郑板桥、吴敬梓等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曾经是这里的考官或考生。住在这里的文人们,一边出没于考场书院,一边出入于风月场所,居然也能金榜题名,也能闻名天下,不能不说有着秦淮八艳这般女子的大爱衬托。

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生活所迫入青楼,对爱情充满渴望和追求,最终在欢场中找到真爱,从此洗尽铅华,闭门谢客,一心等待心上人归来,却终因淫威之下以死抗争,显出女子豪气,留下一段爱情佳话。

如今,李香君的故居媚香楼静静的坐落在秦淮河边,幽静典雅,院内有李香君的雕像,琴房、书房依旧,韵味依存。

乌衣巷,东晋时住过王导、谢安家族,因其弟子擅穿乌衣而得名。唐代刘禹锡曾著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秦淮河畔早已经被旅游市场所占据,商店、饭馆、茶楼比比皆是,没有了往日的香粉气息,倒是多了一些喧嚣和热闹。当然,当地还是应该利用旅游业来发展地区经济,富裕地方居民,增加收入,而我宁愿这些商品能和这里的历史相辅相成,更能贴合曾经的历史,更能表现地区文化特色。





















曾经纸醉金迷、轻歌曼舞的秦淮河,已被历史长河所淹没而失去了往日的风韵,只有那些残留的遗迹默默的伫立在那里,供人们欣赏、品味,这曾经香艳、迷离的夜晚,也将永久的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谢谢观赏!)
感谢新浪编辑收录此文至新浪首页【博客】栏目、博客首页【博友原创】栏目、草根首页【衣食住行】栏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