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不要只教3岁以下的孩子认字!

(2010-09-11 08:52:13)
标签:

阅读

美国

识字

认字

亲子阅读

语言信息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http://ctc.qzs.qq.com/ac/b.gif

做快乐亲子阅读的推广工作至今已整整10个年头,这10年里,奔走各地做公益讲座、专题讲座、做家庭指导、做智能测评、做专访,总结了一下,我参与了所有的这些活动,其实就只做了三件事:

1、推广一种文化;2、传播一种理念;3、普及一种方法。

今天,也不例外,继续做这三件事,继续把这三件事做好!

    看到副标题大家一定觉得诧异,孩子不认字怎么读书啊?到处都在提倡给孩子认字、学习,为什么你说“不要只教孩子认字啊!”是啊!为了把早期亲子阅读的文化推广好,我必须得提醒0-4岁的家长们:请不要只教孩子认字!因为识字不等于阅读!因为认字对于婴幼儿的大脑而言,是图形识记的一个记忆过程,而阅读却是在为婴幼儿的大脑储存的大量的语言信息、图像信息,让婴幼儿在听语言、看图的亲子互动中,感受美的语言、美的图画,领略儿童文学的优雅世界!

    而某些所谓“识字法”因为要找到打入市场的切入点、要抓住普遍家长的功利心,于是就打了“识字”这张“王牌”出来,对于这种商业行为的炒作,身为一名学者,绎霖可以理解但不能苟同,其实他们也并不只是只做“识字”,也有讲故事的材料,只是故事不能吸引公众的眼球罢了!恰恰我们有的家长就中了这些“识字”的毒,一味地教孩子认字,记忆字的图形,却忽略了阅读,以至于在对当今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调查报告显示:已有8%的小学生形成了阅读障碍!阅读障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认识字却不理解句子的意思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我们没有为孩子的大脑储存丰富的书面的规范化语言时,为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弊端

  阅读其实是激发孩子从分散识字到集中识字的最佳途径!   

   我们来看孩子是如何从分散识字到集中识字的过程就能明白“为什么不能只教3岁以前的孩子认字!”就能体会婴幼儿的认字规律,并乐意尊重其从分散识字到集中识字的科学认知发展观。

    首先,我们从初生儿第二个月开始就做亲子阅读,这时,婴儿享受的是父母亲切的声音和对画面的新奇感;

    其次,坚持到1岁时,婴儿开始对书本身感兴趣,喜欢听同一个故事,这时,婴儿的大脑在重复地接受统一刺激中获得快感,使得储存同一语音信息和图像信息的脑细胞突触连接更牢固,积累了大量句子,便于以后更高效地提取信息;

    然后,到1岁半时,由于大脑额叶的脑细胞活动频繁,便开始对故事中出现的同样的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配对”能力的发展,由此,分散识字的兴趣机制开始建立!他开始关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汉字,并力图找寻与出现在他故事里的同样的字,一旦发现异常惊喜!

    最后,到3岁时,她已经用配对的方式认识了无数个常出现在故事里的字,从而发现,故事真的很有趣!当她想了解新的故事内容时,由于内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动机,便如饥似渴地开始,在成人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大量地记忆每一个句子中的汉字,逐步过渡到可以自由阅读!

 

 

正因为婴儿的大脑发育的需要和研究,阅读是为其积累丰富的书面的规范化语言最容易操作的手段之一。

 

所以,在这里我要推广的早期亲子阅读的文化是:帮大家清楚阅读和识字本质上的差异,以及对孩子的价值。

1、阅读是为婴幼儿积累规范化语言信息,而识字只是记忆图形。语言中包含着文字,而文字只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2、阅读是走进儿童文学,识字是增加了识字量。

3、阅读是亲子间的图文共赏的过程,识字是家长教,孩子认的活动。

文学和艺术是两颗美好的种子,不但具有功能性的作用,更可以开启孩子体验和感悟世界的心灵之窗。一个一直被最好的文学和艺术熏陶的孩子,他的内心深处是温润的,他的待人接物是优雅的,遇到风浪是从容的。美国的教育学家曾对刚进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听过家长读书的宝宝的阅读水平,比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宝宝高出25%。宝宝们听家长读书的获益不仅仅是学习的技巧,家庭朗读还教给他们分担和参与的责任。读书使全家人欢聚一堂,让宝宝们感受到爱的温馨。我要传播一种理念是:亲子阅读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孩子培养阅读习惯!创建阅读的快感单元!

有这样一个关于习惯的寓言故事:

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一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看完这个故事你一定觉得可笑,一定觉得这个乞丐真傻,那么有钱了还讨什么饭啊?这就是习惯对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习惯会主宰人的思维模式,习惯决定了人的行为模式,因为习惯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这个故事验证了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

这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即使得到了丰厚的遗产,他已经没有大把花钱的经验,他只有行乞的习惯,只有行乞能给他带来快感,所以,他“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方便行乞”的想法一点都不可笑,也非常正常!

回过头来,说亲子阅读,我们提倡从小为婴幼儿做阅读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一个:为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亚里士多德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所以,请为您的宝宝拿起书!不管是讲故事还是读国学经典都是为宝宝的大脑储存丰富的、美妙的语句的最佳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