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用“数学”小游戏发展婴幼儿的数理逻辑能力

(2009-07-29 10:48:18)
标签:

教育

数理逻辑

量词

天线宝宝

迪西

分类: 早教之数理逻辑智能篇

关于如何发展孩子的数理逻辑能力,首先,我建议家长跟宝宝一起去看《天线宝宝》的这几集手脚脏脏的膝盖、看看、淘气的小猪、抱抱。即使学习也是享受快乐的时光。

在这里,我就用天线宝宝节目中的场景为大家做讲解:《淘气的小猪》

场景一:滑稽阿姨表演淘气的摇摆的小猪,小猪一跳舞假发就飞了,惹得孩子们开心极了。小猪的假发飞走了4次。

场景二:在天线宝宝乐园里,迪西的帽子总是被风吹走了,也是飞走了4次。

天线宝宝这样学数学

其实,学数学就是这么容易,看吧,小猪的假发和迪西的帽子都是“飞走”了四次,即使是“掉”东西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数理逻辑能力。原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孩子的数理逻辑智能可以这么巧妙并有趣地安排在生活情景中。

专家解读    从这个故事中学习教育模式

掌握“重复”引导法

这就是《天线宝宝》在激发孩子数理逻辑能力时,运用的“重复”引导法的精髓所在——复杂的事情简单地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重复地事情有创造性的做。就是将复杂的数学学习用简单有趣地故事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结合,一个是小猪的假发,一个是迪西的帽子,在“掉”和“飞”这种重复的动态情景中,为孩子建立了“4”的概念。

在婴幼儿教育中,“重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重复本身很简单,可重复些什么,用什么方式重复,则是大大的学问了!不断地重复,让新的知识成为孩子的记忆,而只有熟悉和熟知的知识才更容易是孩子获得乐趣、增强自信心、激发大脑的发育。

重复的语言和经历,是加强孩子大脑的神经连接,固化髓鞘,形成稳固的经验和技能的唯一途径。天线宝宝“重复文化”是科学又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文化。

父母要认识的

1、 数理逻辑智能的概念及作用

 数理逻辑能力所涵盖层面可概括为量、数、图形空间和逻辑关系四个方面。量:就是对物体的多与少、容器盛载量的认知、理解和运用,如:比较一杯水与半杯水哪个多?一大杯水相当于几个小杯的水?数:包括认识数字、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及运用数字,如:能数数、计数;图形空间感知能力则包括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和方向定位,认识里外、上下,辨别前后左右;图形包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如:能识别圆形、三角形,等;逻辑关系主要是懂得数与量的规律和推理能力,如: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进行分类,能比较大小、高矮、远近等。

2、0-3岁婴幼儿数学逻辑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

量:包括数量和测量,(目测、测量工具的使用)以物量物等;数量包括认识“1”和“许多”,能够区分“多”和“少”、一样多,数:数数到点数;数数包括顺数和倒数,通过点数认识数字进而认识单数和双数及数的组成(整合:数的相加)、分解(数的减法)等等。

4个月,逐渐具备“客体永存”的初步意识,通过玩有线拉扯玩具,建立物体间初级的因果关系(一拉就动);

5个月,开始感知到物体数量多和少的不同,并作出不同的反应;

6个月,确立了“客体永存性”,开始寻找失落的玩具或物体;

7个月,能感知到物体的大小区别,并会在同物品中选择拿取“大”的那个;8个月~10个月,对拉线玩具的因果和逻辑关系进一步确立,

11~12个月,懂得用手指表示“1”,

1~1。5岁,能区分“1”和许多;能找出一样的物品(配对)、按自然数的顺序说数(1、2、3。。。。。);

1.5岁~2岁分类和归类:会准确地运用量词;知道“1”和“许多的不同;从能把一样的(同样、同色、同质地的)物体进行匹配,到能从物体不同的认知特点进行分类,如同颜色不同形态或形状的物体、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物体、同质地不同颜色等方式,对物体进行相同和不同类别的区分。

2岁半-3岁,以物量物。“5”以内的点数,懂得物体的配对、分类、归类、及物体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通过排列、排序找到、总结出事物的内在规律。

父母要这样培训数理逻辑能力

1、尊重个体差异,以激发兴趣为目标

每个孩子均受其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而有其不同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应该尊重的,所以,开发智能的目标就是激发其学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以游戏的方式感受数字和数量的有趣与新奇,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有效的引导,为孩子建立起对数学的自信和能力。

1、把握生活中契机,将游戏和智能开发巧妙结合

 生活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学知识容易,学会运用知识才是大智慧!吃饭是每天的需要,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而能在吃饭中发展孩子的各个领域就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啦!既能激发幼儿感受数词和量词的匹配兴趣,并开始学会合理的运用量词;又能使幼儿的总结及归纳能力的得到良好地发展。如:饭后,一起归纳吃过的食物。例:你早餐吃了些什么呢?你最喜欢吃哪一种呢?

2.学会运用“数学”小游戏。将数学教育融入到生活小游戏中,让孩子在生活小游戏中感受数学,运用数学,与数学游戏。这样,既能让孩子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又为孩子积累了丰富数学的经验,巩固数学方法,领悟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如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分类、点数、比较、运算等基本的数学能力等。

这里,我也为大家准备了四个小游戏。

游戏一:数字歌     

1 2 3 4 5,跳个圆圈舞,

2 3 4 5 6,屁股扭一扭,

1 2 3,4 5 6,左扭扭,右扭扭。

玩法:

数数时拍手,第一句: 手拉手,拉个圆圈。

第二句:双手叉腰,扭屁股。其他依句意做即可。

经过引导孩子能独立完成练习,说明孩子的数概念产生了质的飞跃

专家的话:这个游戏是让孩子学会灵活地运用数字,并感受运用数字的乐趣;增加孩子对数字的探知欲。

 

游戏二:等量接龙游戏

玩法:每一个接龙的人,说物品的数量要跟上一个人相等。例如,第一个说:“我现在有一双筷子,一个碗,”第二个接:“我有一个鼻子,一张嘴,”以次类推,往下接。

专家的话:这个游戏是让宝宝如何准确的运用量词的游戏,培训孩子的反应能力及辨别能力。

游戏三:数字接龙游戏

玩法:按数字逐个递进。如:第一个人(开始人)说:“一只青蛙,呱!”第二个接:“两只青蛙,呱呱!”依次类推,往下接。

专家的话:这是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儿歌,我们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跟孩子玩这个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来游戏。

在生活中,除了用这种方法来让孩子学会运用数字和量词外,还有很有趣的方法呢!

游戏四:数量接龙游戏

玩法:不但数字要逐个递进,量词也要运用准确。如:第一个说:“一头牛,”第二个说:“两匹马”,依次类推,往下接。

专家的话:这些游戏既增加了趣味性,也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激发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