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三个案例

(一)
价值投资的三个案例
(二)巴菲特近年回报为何偏低?
巴菲特早期投资的公司,投资即经营。巴菲特买盖可保险,买华盛顿邮报,都是这种思路,最后大获成功。我们无法进行这种价值投资。原因两个,第一,是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管理层。第二,目前A股,其实很少那种大幅破净的公司。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可以这么玩。两个条件都有。当时,很多公司价格极为便宜。他们可以重仓几只有把握的股票,进行控制整合;也可以分散大量买入破净的低估值的公司做一个组合,通过价值组合,获取超额收益。
格雷厄姆的价值股,一般是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股票。也就是“烟蒂股”;巴菲特持有的价值股,是另外一个概念,比如我们看苹果,看富国银行。巴菲特的价值股,是保险公司逻辑的,中高ROE,分红不错。
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逻辑,过去十年,回报并不好,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科技股的冲击。很多行业的护城河都受到科技股的冲击。有些生意模式,原先很赚钱,但一夜之间,可能赚钱能力就不行了。比如传媒行业,现在大家谁还看报纸呢?
第二,欧美各国经济停止增长。蛋糕没有变大,利润还被新企业不断的给分走,所以,投资效果可想而知。
(三)郁闷的巴菲特
低估值意味着高回报。但现实中,低估值很难遇到(遇到的时候,大多人要么没钱了,要么吓坏了)此外,低估值买入的,还要未来盈利不错的公司---巴菲特强调高ROE的公司,强调护城河,是这个逻辑。但我们上面看到,科技股和经济低迷对传统的价值产生了冲击。这次巴菲特更郁闷了。股市大崩溃的时候,他的桶都准备好了,一举大幅超越市场回报的机会来了,但他的桶还没有拿出来,就被美国政府拿钱出来援救了。在恐慌下在市场极度缺钱的情况下,签订极度不平等条约,是巴菲特最擅长的大桶捞金的手段,这次没机会了。
(四) 中国的价值股,便宜又好
那么,中国的价值股呢?前景如何。我们看到,低估值价值股策略,遥遥领先。
原因呢?原因是中国的经济还在中高速发展,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万美元,只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这个阶段,蛋糕快速变大。如果中国人均收入每年增长百分7,那么,要多少年,才能达到发到国家的一半呢?
这就是价值股最好的又湿又滑的雪道
当然,目前价值股的极低估值,是最大的好消息
前一篇:价值长期向上
后一篇:上证指数将进入3000点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