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值时,提早布局未来高ROE的保险行业

(一)2005-2007年大牛市的五朵金花,今天怎么样?
小兵对2007年初他当初的“五朵金花”的持股有个统计:
2007年1月1日-2019年4月5日,
上证指数,21%,年化1.6%,
恒生指数,50%,年化3.4%
万科,516%,年化16%
茅台,1260%,年化24%
招商,297%,年化12%
苏宁,210%,年化9.6%
云南白药,596%,年化17.5%
格力电器,3150%,年化34%
2017年1月1日,那时候估值已经有泡沫了,平均持有6朵金花,到今天整体回报11倍,年化22%。2007年1月1日到现在,1线房子涨了6-12倍左右,股市赚10倍,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二)高ROE,高ROE,高ROE
有人根据这个统计说,这和他们各自的ROE基本吻合。关于这个结论,原先讨论过了,再次看看:
(三)合理估值买入好公司的股票
好公司的逻辑,就是不要说低估,就是合理估值的时候,都应该持有。不信,看看亚马逊。
彼得林奇举过一个例子:“1950年,菲力普莫利斯公司的股价是75美分。11年后的1961年,股价涨到2.5美元--上涨了3倍。你
可能会说,对一个处于衰退行业的公司--该公司的产品很糟糕并且没有前景--而言,这么大的涨幅已经够多了。它还能涨到多高呢?它已经涨到2.5了。因此你可能会在1961年把它卖掉。”“11年后的1972年,该公司的股价上升到28美元。从你在1961年赚了3倍卖出之后又上涨了11倍。1972年你可能会对自己说,既然股价已经上涨了这么
高,它还能涨到多高呢?然后你在股价上涨了11倍之后卖出,在上涨了3倍之后又上涨了5倍,你错过了赚7倍利润的机会。”
我想补充一个例子:中国平安,股价本周创了新高。从2014年至今,翻了三倍。但中国平安的股价,估值依然维持低位。期间经历了两轮股市牛熊、债市牛熊,但又如何,好公司的股价,上涨主要来自EV年均超过20%的增速。牛市熊市,只不过是放大收益或者让收益延迟满足而已。
业界大牛陈光明说过:如果一个生意在40年间的回报率是6%,你拿这个股票40年,回报率基本就是6%。不管是0.5倍PB,还是1倍PB买,基本上都约等于6%,即使当初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下来。相反,如果公司在二十年里的资本回报率在18%,即使用很贵的价钱去买,且持有20到30年,你的回报率也是基本18%,这也是外资持续买入好公司的核心理由
值得注意的,上面我理解说的很贵,其实还是指合理估值。只是看上去很贵。
(四)保险股的高ROEV,市场并没有看到
保险股的EV增速,保守看,未来5年,能够保持在15左右的增速,这个内在价值增速(ROE),说明现在很便宜,尤其是H股,新华和太保都只有0.6EV,中国太保只有0.75EV左右。
(五)在低估值,提早布局高ROE企业
主要的原因,是保险公司的经验特点: 利润后置。原先我投资中平安的逻辑就在这里,过去几年,中国平安的ROE上移了5个点以上。目前平安的高ROE,其实5年前就可以看到。
比如我非常看好的新华保险。看好新华保险,首先,并不是因为它弹性大,而是因为投资新华,本质上是在低估值的时候,提前买入未来高ROE的企业。
1、保险公司的利润滞后,所以,要计算一家保险公司的“真实roe能力”,要换个视角。17年,新华的净资产是600多亿,18年新业务价值还是120亿,那么,新业务价值/净资产,大概是20左右。这说明单位净资产,产生的业务(新业务价值)不低,这个视角下,ROE大概是20。
2、其他保险公司这样算后,发现新华很低。比如平安寿险可以做到ROE50。(平安其他子公司没那么赚钱,寿险大幅提升了整个平安集团ROE,新华是纯寿险不会摊薄)。
3、因为很低,加上体量小。意味着ROE有很高的向上空间。
4、我认为股市的合理估值在3800-4000点。所以,保险公司的资产被大幅低估了。
附录:买入高ROE的企业,或者ROE趋势向上的企业,共享企业价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