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主要是低度交流和低度关注股市。但研报,投资的书,和思考继续。
投资,是怎么在未来中思考未来的能力
关于市盈率的视角。难度在于这个市盈率增速,是未来的增速。
比如茅台,你说它未来能以百分20的速度增长吗?如果能,那么,20倍市盈率就没有问题。
如果只有15%的利润增速,那么,估值可能就会降到15-20倍之间。
但像茅台这样的好公司其实很少
根据统计,美国上市公司当中,有48%的企业能保持1年的利润增长,然而只有23%的企业能保持3年连续利润增长,能保持10年以上连续利润增长的企业只占0.9%。
只有百分1的公司,能够保持10年持续增长。
而这百分1的公司,能保持年15以上的持续增长,我估计就更少更少了。
有人做过实验:美国公司按照盈利的持续性水平分成10组,买入持续性最高的那组,同时做空持续性最低的那组,结果在1979-2002年这24年间的20年中,都赚到了钱,而且大部分年份的投资收益率都超过了10%。
(二)保险利润的三级传导,确保百分20的增速增长
1、新业务价值(保单价值)增长
2、内含价值增长
3、利润增长
新业务价值的快速增长,传导到内含价值增长,再传导到利润增长,是一个三级传导,
从第一级传导到第三极,大概需要3-5年左右的时间。
以中国平安为例。在2000亿利润之前,都将快速增长。(因为寿险的利润传导机制,12-17年,平安的新业务价值创造,可是以近百分50的速度再增长。)百分20的增速需要多久呢?最迟2022年,平安的利润就会超过2000亿。
(三)保险利润的二级传导,内含价值百分15的增长
市盈率是一种估值视角,看的是每股盈利。
保险公司用市盈率来看,是一种权且利用
因为说内含价值大多人听不懂
18年,几家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增长,
虽然遭遇大熊市(净资产增长慢),遭遇保险行业大调整
(新业务价值停滞;预期平安+7,新华0,太保-7,国寿-15)
但新华太保的内含价值仍然有15个点的增长。平安增20
比较理想的方式不是直接说平安值2EV,新华太保1.5EV
是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倍数
但目前,用1.5-2EV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权且利用
(四)看好新华保险H股
先做一个反思。在年底来之前
新华保险H股,当初买入的理由是,未来3年会保持15-20EV的增速。目前来看,当时的假设是保守的。在遭遇了双重困境后,新华的内含价值增长可以实现。
但遗憾的是,当初0.9EV买入的新华H股,不仅没有回归到1.5EV,反而下跌到了0.6EV左右。但市场是老大,短期它说了算。持有就是了。现在大家谈平安,都说平安多牛,但平安15元的时候,平安被满街的人吐口水。16年,太平也很糟心。我写了一篇文章,年下跌百分25的中国太平可以买吗?17年太平翻倍了。
总之,逻辑对,就耐心等。不是错。
在投资新华保险有一点是有问题的,就是当时新华保险正在将铁饭碗的体制打破,变为代理人制,虽然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好处,但去年四季度到今年1季度,半年时间公司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在投资新华保险的时候,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没有仔细考虑,所以,被动遭遇了新华连续2个季度“鬼”一样的业绩。18年4季度和19年1季度,看看会不会在这么低的基数上大发展。(核心点之一是看代理人是否增长)如果行,就说明改革有成效,可以看高一线。如果不行,那么,说明企业的经营还在平庸的经营中。
最后,今年总体还行。浮亏百分10左右。
我会坚守在保险股,保险股前有巨额的剩余边际还没释放,后有3-5倍的市场空间可以发展。目前估值很低。三者加在一起,等待就是了。
前一篇:休息休息
后一篇:股市估值,在20倍市盈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