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相对于16年底,目前的股市投资变得有些艰难。股市越跌,价值越高,投资越容易,因为那只需要克服自己的心魔,多看看股市的历史,相信股市不会没有价值,相信股市长期向上,相信价值终会向价值靠拢,相信一切股市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就能大概率获得很好的收益。
17年指数上涨不多,但喜欢的公司都大多上涨了百分50-100,虽然认为手上的重仓股还有一定程度的低估,但已经不值得冒着配置失衡的风险去超重仓配置,同时手上的股票都大幅上涨,意味着同类股票成为17年市场的宠儿。而不同类型的公司的价值,则需要拓宽自己的能力圈。
(二)
17年,创业板表现不佳,但这不意味着总体的低估。期望现在去寻找那些优质的大幅低估的股票其实很难。创业板的公司我很有兴趣的是科大讯飞和华大基因。但这两只股票,明明走得比主板的股票还牛。
(三)
现在还有大量的社会资金想进入这个市场,或者已经陆续在进入这个市场,所以我们看到优质的公司持续被挖掘出来。比如平安银行,原先想有机会再买一些,想超配平安银行,但最近也是平地一声雷,陡然加速向上。平安银行是确定性最高的银行之一,当一家银行,零售业务占比超过百分50,超过百分60,那么,其估值必然远远高于其他银行。
(四)
最近快马加鞭的寻找公司,主要是原先的套利股上海家化的要约收购日期渐进,到时候出来的资金没有出路;再一个是海螺水泥已经突破今年新高,一旦AH折价消失,最多我也只会持有到A比H贵百分5,或者海螺如果上30元以上要开始持续减仓。
这意味着,三大重仓股外,百分40的资金都要重新配置。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是18年了。
18年,百分15的收益会很难吗?需要努力啊!
后一篇:买些股票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