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 : 利差大幅度收窄后银行风险偏好上升
(2014-08-18 07:39:47)
标签:
财经 |
连平:交行首席经济学家
投资银行的人,很多人马不停蹄的证明自己错误的观点:比如地方债没有风险,同业没有风险,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利差不会缩小,银行的报表上的不良真实的反应了银行的情况……
我的看法是,停止讨论。这些问题都有行业的共识,看看业内人是怎么说就可以。
当然,要看的不是宣传稿,公关稿。印象中,就有银行的领导说银行利差不会缩小。其实他是偷换了概念,用小企业的利差偷换了大企业的利差。
在利率市场化推进中,银行的风险偏好却应该是上升的。
为什么?因为利差大幅度收窄后银行必须要寻找能够带来更高盈利的客户和项目。毫无疑这不会是大企业和大项目,必定是比较小的企业,因为银行议价上有较大的优势。总体来说,风险偏好在这个角度来讲是有所上升的。在利差明显收窄的情况下,法人对其所有的经营机构会提出定价提高的要求。分支机构要把贷款定价提上去,在客户结构上做文章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当然可以采取一些其他举措,但最有效的恐怕还是客户的结构调整。
最近有数据表明,一些分支机构小客户贷款比例明显上升,所以小企业贷款可得性就上升了。但同时风险也是在上升的。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小客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小微企业至少1千万户以上。而其中90%以上从来没有从银行获得过贷款。商业银行应该开发相应的系统,创造真正有针对性的业务流程,很好地管控住小微企业的风险。
我认为,完全可以从小微当中找出非常好的企业,而不是动辄搞抵押。风险控制住了,定价也可以上去。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金融资源投向小微的也就多了。较长一个时期以后最终价格是会下来的,即使下来还会比对大客户和中型客户的定价高一些,这对于整个资源分配长期来说就起到合理配置的作用。这是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