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的发展史以及股东回报史(转)
(2013-06-18 09:09:07)这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在雪球上的文章,但原先的标题我不是太认同,所以一直没转过来。此外,平安在香港上市以来,股东回报6倍;A股的回报率低,一方面是中国的新股博傻(再好的公司,傻子一冲进去,都是天价),一方面是目前暂时的熊市。http://xueqiu.com/5545011370/24141309
==========================================================================================
1987年,招商局投资大约4亿元,在蛇口创办了招商银行,次年,又与工商银行投资4500万元,创立平安保险。
2012年招商银行股东权益2004亿,是初始投资的501倍;中国平安内含价值2859亿,是初始投资的6353倍。很多人只根据最近的股价涨幅来论英雄,而我一直以最简单长久的方法评估,确实,我认为平安为至今中国大陆内地最优秀的金融类企业,然而,从舆论来讲,招商银行一直被奉为标杆,虽然它在上个世纪末不良率也曾经上涨至12%,最近十年在在老马的带领下打出了零售银行的称号,而平安却屡遭质疑中快速奔跑,由此,偏见可见一斑。
一级市场历来股东回报:
1、招商局集团
1988年投资2000多万元与工商银行发起设立平安保险,后又陆续增资,2002年将所持股份以20亿元的价格转让,据说回报是投资额的10倍。
2、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1994年6月,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各投资3500万美元参股平安保险(6倍PB),2005年5月,以10.39亿美元转让给汇丰,11年回报14.8倍。
3、林立
2003年,林立的立业公司以5.93元(此价格为2002年净资产4.73元的1.25倍)的价格获得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出售的8800万股平安股权,估计总转让款为5亿元左右,2003年12月,平安10转10后,立业的股份变更为1.76亿股,今天这部分股权总价值88.7亿元(以2013年平安收市价36计,下同),10年回报12.7倍。
4、汇丰
2002年10月,汇丰以6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2.46亿股,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入股价大约为20.3元。此后,平安经历10送10后股本扩张,平安香港上市前成本约为每股10港元左右,股份变更为4.92亿股。今天总价值301亿元(以2009年8月17日香港收市价61.2港元计,下同),10年5.5倍。
2004年6月,平安香港上市,汇丰又集资12亿港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增持价即平安发行价10.33港元,相当于2.7倍EV,3.9倍PB。5年回报5.9倍。
2005年6月,汇丰又以84.01亿港元,增持平安已发行股本9.91%,总持股增加到19.9%。增持价格13.2港元,较当日二级市场溢价9%,相当于2.3倍EV,3倍PB。4年回报4.6倍。
5、源信行
2003年,招商局将持有的14.3%的平安股权转让给宝华投资和源信行,3.53亿股中1.9亿为源信行所得,1.63亿为宝华投资所得,转让总价款据说为20亿,平均每股5.66元(1.2倍PB),10送10后源信行股权增至3.8亿股,今天价值140亿,6年回报13倍。
6、新豪时
新豪时和景傲为职工和管理层持股,二者由来颇为复杂。1996年,平安内部职工持股更改为新豪时公司。总股本2.05亿股,持有3.896亿股中国平安和其他金融资产(1.782亿股平安证券以及多项投资)。一股新豪时等于1.9股中国平安和0.87股平安证券。当时,新豪时的交易价格是1.76元。不计平安证券,新豪时今天持有平安市值144亿元,16年回报40倍。
2006年2月,马明哲在平安金融学院讲话时表示,平安为国内股东创造的资本回报率达到了35倍。当时,平安在香港的股价为17.8港元,由此推算,平安的原始成本为每股0.51元左右。我们不知道他指的是职工股,还是原创时的股东。时至今日,这一回报数字再次改写,21年100倍回报。以市场疯狂时平安的148.43元为基准,回报则是290倍。如果按照我个人认为合理的估值中枢3倍EV的话,目前合理价位应该在120元左右,回报相当与07年疯狂时。
这不禁令人想起平安的同城且同龄兄弟万科来,万科自1991年A股上市以来,回馈投资者的回报超过50倍。慧眼识珠的刘元生更是谐万科共抒传奇,400万变成14.9亿(2009年9月4日收市价11.17元),缔造了21年370倍的佳话和神话。
很多人期望1倍净资产买入中国平安,从上述的历史来看,一级市场的最低买入价格为1.2倍PB,股价趋势下,每个人都在蒙小概率事件,虽然很可能蒙对,但长期看,你的收益率也必将惨目忍睹!
二级市场:
04年在香港上市初为2倍EV,如今不到一倍EV,但是回报率依然为接近6倍左右;
而A股为何回报率低,实在是因为A股发行价溢价太高的原因,这完全怪A股自己傻,喜好新股,07年40元的股价对应的是4.4倍EV,6倍PB,你买怎能不亏?更别说150元7倍EV了,人寿当时是10倍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