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纷纷扰扰

(2013-05-17 20:05:46)

平安的价格低迷,主要是因为行业的原因,而非企业的各种真真假假的负面新闻。行业来说,一方面是承保上的乏力,旧的模式走到了尽头;投资来说,是持续的熊市。但无论从行业还是投资来说,看的时间长,就会乐观。而中短期,无论政策还是股市,都不好说。

 

(一)

虽然平安总在各类的事件中,而人寿一直非常安静。但今年以来,平安的价格表现好于人寿;08年以来,平安的价格翻倍了,而人寿和当初差不多。同时两者的估值,都比08年还低一些。

 

很多人觉得持有平安承受很多新闻的压力,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一是大多新闻和平安的保险无关,而平安的其它子公司,包括银行,在估值中占比都很小。我们估值平安信托的时候,都是1pb,虽然知道很低估,但信托占比太小,低估也就低估吧。

 

持有上海家化的,不担心平安信托这个大股东;持有平安银行的,也不担心平安集团这个控股方。那么,持有平安的,担心什么呢?担心平安会牺牲自己利益去发展子公司,我觉得也没有人会这么看。大多人,还是受到股票波动的影响,被市场操纵心情和看法罢了。

 

(二)

平安信托和家化是婚姻的双方,家化得到50亿的确确实实的资金投入,而平安得到了大股东的身份。双方闹大了,我们没有能力判断谁对谁错。老葛有老葛的梦想,平安信托有信托自己的约束和需求。信息不充分,再者这种家务事,外人很难说。股民说的,大多都不靠谱,都是利益决定立场。

 

(三)

有些时候关注新闻,纯粹从了解公司的角度。

平安经营子公司的方法值得关注。银行、证券、信托,平安的用人之道,经营之道一目了然。平安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发展空间大,因此能够吸引很多牛人。因此各子公司容易快速发展,但弊端也有一些,尤其在国内职业经理人不成熟的情况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