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巴菲特!
(2013-04-11 08:06:33)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思考长期相信的,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前一阵,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靠一般投资者的能力圈,同时确定安全边际的基础上,有些投资者,十年也不会遇到一次买入的机会。因此,对一般投资者而言,价值投资不是艰难,是无用武之地。
最近发现,巴菲特也基本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投资。
(一)
一直以来,我都用巴菲特1977年的信在进行简单的计算。我常用的方式是1pb,12roe。
我的依据来源于巴菲特那篇文章中的片段:
12%左右的股本回报率多多少少是固定的,尽管如此你仍希望在未来岁月中取得良好的回报。这一点也无可厚非,毕竟,很长时间以来,很多投资者的收益都不错。但是,你未来的收益将取决于三个变量: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税率和通胀率。
(二)
当然,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巴菲特用了上千个字解释了:为什么股市永远是12左右的回报。这种文章当然价值很高。
但我们看到的巴菲特的信,都是片言只语,因为面对的是不是投资者,是客户。巴菲特并没有在信里详细分析一个行业,因为基金持有人并不关注。因此,看信,我们并不了解他投资的假设、逻辑。而投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认为大多人难以从中获益。
一般人看巴菲特的信,收获的是常识性的东西。比如要低买,比如别人恐慌的时候要贪婪,比如复利很伟大。但这些,其实不需要看,每个人心中本来就有的。
(三)
巴菲特还教人们要乐观。中国股市乐观的人一批一批的倒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乐观的价格。
08年的时候,即便是最低点,不少公司的股价也比现在高。而这些股票也是堂堂正正的沪深300。同时有不少这些股票,目前买入,未来的投资收益依旧不乐观。比如中石油或者中国铁建等等。
人们一贯喜欢心灵鸡汤,或者读者文摘这样的文字。但说实在,这些文字是一种消遣,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但不是操作手册。
(四)
所以,抛弃巴菲特吧。
你叫世界游泳冠军说游泳,他能说得让你觉得很有道理。但真的去了大海,能回来的没几个。所以,巴菲特迷们,要知道投资的知易行难;同时知是有知识沟的。当你能听懂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幼儿园的知识。
学习,从操作手册开始。从基本的非常识,专业知识开始。
或者,就是用那种地摊情节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