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投资前景,以及平安竞争力思考

标签:
杂谈 |
国信的观点认为:假设股票及股票型基金占比为10%,长期投资收益率为7%。尽管目前股市估值已显著下降,但流通市值的行业结构与经济转型方向相悖,我们预期市值难有大幅上行空间。过去10年沪深300指数复合增长率为7%,也就是说,我们用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弥补了过高的估值。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估值上移空间相对有限,但盈利增长速度也大不如前,因此我们采用中性假设,即未来股票投资回报率仍为7%。
国信的邵子钦的观点历来比较市场化。牛市下,会预期未来股市的平均收益会大幅提高;而熊市后,则认为股市的估值合理,保险的投资收益会降低。他预期未来保险公司长期投资收益率为4.5%~5.0%。
我则不这为,我认为,股市未来十年的回报率会好于过去十年。未来股市5年的回报率达到8-10的每年增长应该没什么问题。加上今年保险投资渠道的放宽,因此,保险公司达到5.5%左右的投资收益不是问题。
此外,由此各方面成本的上升,代理人队伍的投入增加将直接影响新业务利润率。保险公司费用支出主要包括员工成本、保单佣金及手续费支出、IT投入及场地租金等其他支出。员工工资的提升主要来自规模经济效益、IT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因此这块成本的增加对内含价值影响不大。保险公司的费差会消失。死差还会在。
(二)
大多人谈保险,忽视了目前保险百分80是理财险。因此,保险投资的收益,很大部分是客户的。
假设客户保证回报率为2.5%,超额回报率按3/7分成。
(三)
还是要继续思考平安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换句话说,平安依靠什么持续增长。这是长期持有的关键。
07-11年,平安的内在价值无比辉煌的增长着。如果有合理价格,在07年买入平安,一定会有不错的收益。但市场绝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合适的买入机会。
07年以来,平安的增长主要优势主要表现在是承保业务极为良好,07-11年,平安寿险的增速是人寿的一倍,利润率也是人寿的一倍。平安产险的增长速度,在09-11年以高于市场一倍的速度增长,同时综合利润率一直保持市场最优秀,利润从原先的几亿一直跳升到目前的近50亿。在投资上,平安则表现的比较一般。国信证券认为:创新领域投资难以形成规模。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平安,尽管有云南白药、上海家化、许继集团、京沪高铁、中信城市广场等诸多耳熟能详的成功案例,但并未见投资回报率显著高于同行。其投资回报率,除了未见规模之外,还一个原因是富通失败的影响。
(四)
平安在承保上的优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平安的创新,比如产险的电销;平安的战略持续推进,比如04年开始从银保转型到个险,同时强化期缴;平安的市场灵敏度,比如07年大力发展理财型的保险。07年,投连险和万能险爆发式增长,人寿视而不见,导致其后几年保费增长迟缓。平安万能险做得早,07年留存的利润,一直平滑到09年,使得平安可以在09年全行业停滞的情况,保单迅猛增长。
2012年前三季度,人寿1-9月份的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仅为2.17%,较上半年下降66个基点。人寿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的亏损非常干净利索,很多人以为这是好事,但实际上这种方式极为愚蠢,是完全短视的做法。背后的原因只是新任领导做业绩的需求。
由于类理财产品占比高达80%,保险公司当期的分红会影响到下一年的保费增长。上一年如果分红很低,保险公司第二年的保单销售将困难许多。平滑投资收益才是正确的可持续性的正面的做法---平安平滑万能险的收益是其保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反之,人寿的疯狂计提,是完全不考虑保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