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是1,而非1+1是否大于2
(2012-09-28 00:24:58)
标签:
杂谈 |
整理了一下今天关于平安银行的文章,让自己的想法更清晰一些。
(一)
原先关于银行的讨论是1+1是否大于2,这个思路一直影响着我对未来平安银行发展的判断。实际平安银行是1,而非1+1。平安银行的高管基本换了,平安银行的企业文化和制度正在往平安预设的方向走。
如果平安是1,那么,过去的深发展的价值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深发展的全国性金融牌照;二是深发展的网点和一些业务上的优势。负面影响也有,就是原先深发展时期以及过度时期产生的坏账。但这个坏账是一次性的。
一家企业,我们对它进行评估是从管理层,战略,企业文化等等方面,然后根据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给其估值。目前来说,此平安银行已非彼深发展,因此,只有一,没有二。企业的核心估值,比如企业的竞争性,企业的风险控制等等,一切都和过去没有太大的关系。
(二)
过去的只是过去,未来的归于未来。
考察平安银行未来的发展,过去的一切数据都意义不大。虽然有些影响还会影响一个季度一年,甚至两年。但毕竟是过去的余音,对于长线投资来说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从平安目前已有的各金融子公司的状况,考虑未来的平安银行,非常乐观。
(三)
与非保险的子公司不同,平安银行会得到集团更多的资源支撑。包括平安科技的技术上的支持,包括资金上的优先考虑,包括平安的7000多万的客户资源,包括平安其它金融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的注入。
平安银行是目前平安集团通往未来的战略点。一方面是平安寿险独特竞争力的渠道支撑,另外一方面是平安一站式服务的梦想途径。银行是现代金融的制高点,既然平安花了几年力气终于控股了一家全国银行,那么,集中集团的各项资源去发展平安银行已经清晰可见。
(四)
规模、息差、中间业务,风控,成本,平安银行未来会在所有的关键指标上下大力气。除了总所周知的交叉销售的优势之外;平安还将在规模上进行扩张:今年在郑州和西安增2家省级一级分行,还增5家二级分行、60家营业网点;此外,上海资金交易大厅也将在9月对外营业,共有140多个席位,有助于同业业务的快速增长……
根据媒体的消息,平安信托私人财富部门将划归平安银行,而平安信托的私人财富部门,是平安信托的核心部门之一,平安信托费了几年之力大力发展,目前其高净值客户已经突破15000,和招行11年底的16000只有咫尺之遥。除了平安集团,平安各子公司也服从于集团对于银行的定位,将优质的资源助飞平安银行。
(五)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会再增持平安银行。
0.8pb,买平安关键的战略突破点,这是买平安银行的逻辑所在。
原先平安的买入逻辑在于:大幅低估的朝阳行业里,买最低估值同时竞争力最强的企业。
这不矛盾。依然重仓中国平安,但同时买了一些平安银行。此外,在一年之内,最好将平安的持股下降到百分50,不再承受单一持仓之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