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的问题不在坏账而在增长

(2012-09-07 08:30:41)
标签:

杂谈

(一)本论经济下行周期或将结束,银行坏账在制度性利好未消除前无忧

 

长期以来,银行一直享受制度性的利好。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通过利率管制保证银行的较高的净息差水平。央行通过规定贷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确保了银行通过简单的存贷利差即获得可观的收入。

 

2) 为银行资产质量提供担保。我国在1999 年和2003-2005 年间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政策性剥离,在此之后,政府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实际上仍然提供了隐性的担保。2008 年经济危机期间,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部分破产企业的重组,防止了危机的蔓延;2010 年后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出现逾期还款后,地方政府也通过财政注资,贷款重组等方式提供了支持。


3) 在金融监管上实行严格监管的原则,间接缓解了非银行金融对银行业的竞争。无论是保险、证券、信托等非银行机构,还是民间的借贷活动,都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这一方面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但另一方面也相当于保护了银行的利益。我们看到,尽管证券、信托、保险等行业的资产规模近年来有较快发展,但其业务结构仍然较为单一,非银行金融的灵活融资,资产管理等优势并未得到体现。

 

这些制度性的利好对银行的坏账清理有两大益处:

1、银行超强的盈利能力(高拨备)有助于消化大量的坏账。

2、各级政府有各种手段减少银行坏账的可能性。

 

银行的坏账来源于经济的持续下行,但目前来看,政府对经济有极强的控制力。纯粹从总体经济的角度出发,经济下行不会演变为经济大萧条。因此,银行的坏账不会持续增加,见上文:

 
(二)未来盈利总体下降已成定局
 
根据中银的研报认为,央行在降息周期中重启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如果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客户构成不能及时调整,我们估计利率市场化后,在悲观、中性和乐观假设下,大型银行的净息差将分别下降至1.53%、1.85%和2.22%,净资产收益率将分别下降至7.22%、11.73%和16.95%。目前转型的序幕刚刚拉起,这一过程中的赢家和输家,尚有待时间考验。我们认为,具备以下特征的银行,将更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重视中小企业和零售业务发展;创新业务品种,突出综合经营;优化组织结构,塑造灵活务实高效的企业文化;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切实发展零售和中间业务。
 
 
(三)融资问题并未消除
 
银监会于20112 年6 月8日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并于2013 年1 月1 日起实施。《资本办法》实施后,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平均分别下降约0.6 个0.8 个百分点。在15%的净资产收益率和30%的分红率假设下,所能支持的资产增速仅为1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