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新问题
(2012-07-16 19:22:19)
标签:
杂谈 |
(一)上半年新新业务价值大概率负增长
(二)平安信托的房地产信托风险
http://fund.jrj.com.cn/simu/2012/07/13073713782436.shtml
7月11日,瑞信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今明两年,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信托销售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将会迎来兑付高峰期,相关产品可能录得亏损,平安信托对于集团整体盈利和收入贡献的不确定性增大。对于该报告指出存在亏损的风险,平安信托对本报回复中称,平安信托目前累计发行房地产信托计划规模约350亿元,已成功兑付超过100亿元。平安信托内部人士表示,从公司目前的存续项目情况看,其风控条件严格,选择的交易对手信用评级较高,土地抵押充足,抗风险能力较强。
(三)交叉销售影响整体利润率水平
此外,在瑞信认为,平安集团大力推行的交叉销售,可能会反过来拖累集团整体利润水平。原因是这种交叉销售的策略,可能无形中鼓励保险代理选择易于销售但利润率较低的产品,而非利润较高但销售难度偏高的寿险产品。
不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平安保险方面表示,其内部对寿险营销员有硬性规定,即其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寿险销售规模之后,才有资格销售(代销售)集团旗下的其它产品,因此对寿险销售没有影响。
平安保代的新增业务销售收入中,金融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47%,已经超过寿险业务。寿险保代新增业务增长7%,而同期内,其他金融产品的增幅则高达35%。在交叉销售中,信托产品销量最大,去年保代卖出的信托产品总计达225亿元。通过交叉销售渠道卖出的信托产品占去年保代销售的26%,也是去年卖出信托总量的20%。
“保代可能将重点放在销售利润低但更容易卖出的产品。”瑞信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解释,在交叉销售策略下,保代可以提供包括车险、财险、信托等在内的多种产品,在寿险市场难以开拓的情况下,保代可能会选择销售更容易卖的产品,但这类产品利润率比寿险低,可能会影响整体利润率水平。
(四)深发展的问题和整合难度高于预期
http://money.163.com/12/0713/17/86AEMBG100253B0H.html
2011年初,自平安集团决定入股深发展后,集团高层协同某咨询公司一起对深发展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据了解,在此次调研结束后,平安集团高层对当时的深发展管理层颇不认可。他们认为,作为中国A股首家上市的银行,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深发展无论在资源品牌还是客户渠道等方面都优于同城的招商银行,但是现在深发展各项指标全面落后。对于这样的落差,平安高层认定问题在于人。于是,2011年6月以后,在平安集团逐步整合深发展与平安银行的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人事变动就此开始。
平安集团风险官表示,如果按照平安银行对资产风险的定义,现有深发展存量五级贷款分类中关注类贷款多数可记为不良贷款。“这样直截了当且不容辩解的言论,让在座各分支行行长颇为不满。”当时参与会议的一位分行长吴某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以平安集团的标准测算,当时南区和北区的不良率已超出平安集团设定的全年不良率目标线。随后,深发展与平安银行并表后的2012年一季报显示,深发展资产质量出现恶化,市场预计其面临较大的资产质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