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关注点在于个股
(2012-06-17 16:04:37)
标签:
杂谈 |
一、正常经营,全局性的机会
任何行业,获取的利润一般来说有个定数。当一个行业利润高的时候,资金就会涌入,抹平差异。因此,从行业的总体视角来说,PB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银行目前最有诱惑力的地方就在于pb极低。因此,假如行业不出现极端情况----不出现全局的危机,也不出现暴利的情况,用跨越经济周期的视角来看。具有全行业的机会。
二、机会在于比较之中
所谓机会,就是说银行长期的投资收益会高于其它品种。
投资的几个品种来说,存款、债券。常理按照国债的收益,不超过6。银行1pb,只要roe有6,就算相比而言有优势。
从股票来说,过去十年,去除银行股,3pb12roe。比国债低。因此,银行也有优势。
其实,投资股市,在不考虑摩擦成本的情况下,长期来说,正常的收益也就是8左右。
三、全局性的郁闷
从全局来说,银行的市场空间已经没有大幅增长的可能性。无论从银行利润占gdp的比重,还是银行利润占金融行业的比重,银行未来的利润占比,不会更多了。
合理的预期是银行的roe10-15之间。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roe从20降到10-15是正常状况;银行的高拨备(如果正常拨备会roe达到23),面对有点不正常的经济来说也恰如其分。
合适的预期下,可以不必太担心利率市场化后的局面,也无须为正常经济下行周期坏账的担忧,因为预期已经考虑进去。但同时,计算银行的利润的时候,不要再用那种假如每年增长多少的公式来算。此外,也不要惦记高拨备会带来怎样的好处。
在降息周期,保守一些,就是预计银行的roe10。这样,也就不用担心降息周期的负面影响。
四、银行的机会在于个股中
很多人买入银行股,指望银行股能涨几倍。作为全行业,因为空间的限制,基本不可能。
过去银行被诟病的是同质化,未来银行差异化后,少数银行超行业增长,估值上升到2pb是正常的。这就带来了很好的盈利机会。但这也意味着有些银行因为盈利落后同业,估值会沉在底部。
五、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银行作为全行业有估值的极大优势。这确保了总体性的安全。(假设1pb,roe10,总体来说,会优于大多投资机会)。
由于任何行业都存在少数的赢家,因此,即便高估值的医药行业,未来也必然能出大牛股;即便极高估值的小股票,也能出超牛的股票,只是比例罢了。
未来银行,在盈利性和安全性考量下,谁能成为最好的公司,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