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草书贴
作家蒋经韬连发两则有关文字、书法的微信,我颇有受益。
书法是文字(汉字)书写的艺术,文字是书法的载体。
作家先发来赞美文字作用的精美语言,我收藏附于文后。的确,文字很美,美在真情,美在风骨,美在灵魂。“……灵魂的宽度靠创造拓展,精神的高度靠思想升华!”
“永远不要停下手中的笔,除非你停止呼吸!”作家的结语更引起我的共鸣与回忆。
2000年合校时,除日常工作,我每天对外发文好几篇,终于累倒了,学校当即送协和,领导同事均去看望,这些年住院也少停止研究性的笔。
退下来了,又返聘或兼职,别人劝我休息,我觉得这就是命——不干事反而病。在主持中学、大学同学会时曾坦言:自己今后会献身疆场,除非停止呼吸!
文字是劳作本色,书法是生活调料,现在已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中国书法日本叫“书学”
,这个名称更好。日本上世纪书法申遗,倒逼我国重视书法申遗成功。毕竟中国汉字是世界文字唯一真正成为艺术的国家。古代没有专业书法家(有抄书的),古代书家特点有“三高”:高官、高德、高学历。如王羲之icon、颜真卿icon、苏轼icon、宋徽宗icon赵佶……
今天作家又发来日本认可的中国三位书家沈鹏icon、王庸、成宗臣,虽为一家之言,但与我国古代书家有相似之处,且大都擅长行草书法。
草书icon最能表达情感,它不仅是在二维平面上拼构,更是在三维空间运动中营造出丰富的造型和意向境界,通过笔、墨在纸上用不同力度摩擦产生不同颜色以形成立体感。其中,特别强调线条是其生命线。这三个人“都是把线条玩到极致的顶尖高手”。
学校曾认同自己归纳的几句话:我们的学科是对立统一icon关系——经济学研究“穷与富”,法学研究“是与非”,文学研究“爱与恨”,教育学研究“悟与蔽”,书法研究“黑与白”……后者主要用章法、线条来表现。可以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书法和文学都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两者在创作主旨、风格、法度、艺术方法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字好一半文,文好显灵魂”。作家你是否跟曾腾芳一样,有时把诗文、书法图文并茂同时发。他的草书写得很流畅。但我说:音乐是艺术的基础,你是音乐家
,怎么符号没有高低大小强弱长短不同的韵律?现在有明显的改观。
我想,书法需要学养,作家你更有优势,一觞一咏一书,亦足以畅叙幽情!
20230606
附:
芝加哥(蒋经韬)6月5日微信:
只有文字才是固化岁月的最真底片!
只有文字才是安放灵魂的最好铠甲!
只有文字里的思想才能穿越千年万里时空,随宇宙永恒!
生命的长度靠物质维系,
灵魂的宽度靠创造拓展!
精神的高度靠思想升华!
永远不要停下手中的笔,
除非你停止呼吸!
成忠臣草书贴
加载中,请稍候......